南浦三篙水,归人五日粮。
寒沙晨起雁,古树夜经霜。
久客复去国,有情知望乡。
鬓毛浑欲变,鸣笛不须长。
【译文】
十月四日离都回到陈州
南浦三篙水,归人五日粮。
寒沙晨起雁,古树夜经霜。
久客复去国,有情知望乡。
鬓毛浑欲变,鸣笛不须长。
【注释】:
- 归人:指作者自己。
- 五日粮:五天的口粮。
- 寒沙:寒冷的沙滩。
- 晨起雁:早晨起床时见到大雁。
- 古树:指年代久远的树。
- 久客(kè):长期在外为官的人。
- 有情知望乡:心中有情感知道想要回家。
- 鬓毛:头发,这里指头发已经白了。
- 鸣笛:吹奏横笛。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七言律诗。诗人在秋天的时候离开了京城,来到了陈州。这首诗就是诗人对这种思乡之情的抒发。
首联“南浦三篙水,归人五日粮”,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的场景。南浦三篙水指的是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景色,归人五日粮则是诗人在旅途中的食水。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离开,让人感到深深的思乡之情。
颔联“寒沙晨起雁,古树夜经霜”,诗人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看到的美景。寒沙和晨起的雁,古树和夜经的霜,都是诗人旅途中的风景。这些美丽的风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和辛酸。
颈联“久客复去国,有情知望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在长时间的旅行之后再次回到家乡,心中充满了思念故乡的情感。这里的“久客”指的是诗人长时间的旅行,“复去国”则表示他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而“有情知望乡”则是说,诗人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鬓毛浑欲变,鸣笛不须长”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看法。诗人认为他的鬓毛已经变得斑白,而他的心境却不会因此而改变。同时,他也认为不需要吹奏很长时间的笛子来表达他的思乡之情。这里的“鸣笛”指的是演奏横笛,而“不须长”则是说不需要长时间地演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