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琰盘螭近玉题,芝书光彩贲雄辞。
方从薄忌真如在,事绝鸿都岂易窥。
幼妇色丝辉锦组,银钩金错照琉璃。
暮年无望青藜烛,时就祠官效祝釐。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影响深远。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翠琰盘螭近玉题,芝书光彩贲雄辞。
    翠琰盘螭:翠绿色的玉石和雕龙纹饰的屏风。盘螭:指屏风上的龙形图案。
    芝书:用灵芝制作的书卷或文稿。光彩贲雄辞:文采飞扬,言辞激昂。

译文:翠绿的玉石和雕有龙纹的屏风近在咫尺,书卷如灵芝一样光彩照人,文字铿锵有力,富有雄辩之才。

  1. 方从薄忌真如在,事绝鸿都岂易窥。
    薄忌:薄葬,一种古代的葬礼方式。真如:真实如来,佛家语。
    事绝鸿都:事情已经消失,无法再探究。鸿都:东汉洛阳城名,因城内有鸿都门而得名。
    岂易窥:何等容易就能看穿。

译文:我刚刚从薄葬中回来,真如佛的存在似乎就在眼前;但世事变化无常,鸿都门的事情已不再被探究。

  1. 幼妇色丝辉锦组,银钩金错照琉璃。
    幼妇:年轻的女子。色丝:色彩艳丽的丝线。辉:照耀。锦组:精美的丝织品。银钩金错:装饰华丽的钩形物。
    琉璃:一种彩色的玻璃,常用来形容美丽的东西。

译文:年轻的女子穿着色彩艳丽的丝质衣物,她的光芒照耀着精美绝伦的丝织品,犹如银色的钩子和金色的花纹镶嵌在透明的琉璃之中。

  1. 暮年无望青藜烛,时就祠官效祝厘。
    青藜烛:青色的蜡烛,古人常用来形容夜晚。
    祠官:古代祭祀神灵的官员。效祝厘:效仿祭祀时的礼仪和礼节。

译文:晚年我看不到青藜烛的光芒,只能借助祠官的祭祀仪式来表达我的祝福。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忆和总结。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中的“翠琰盘螭”、“芝书光彩”、“银钩金错”等词语形象生动,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中的“暮年无望青藜烛”,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晚年的无奈和感慨。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元稹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