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羁宦闭门居,里巷萧条到客疏。
道旧潇湘与谁可,无双江夏即君欤。
坞中吹笛无留事,怅望何人得异书。
翠羽明珠生海潏,更知名下不应虚。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黄知录的赠诗,表达了诗人自己身处官场,却无法忘情于山水的情怀。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首联“此身羁宦闭门居,里巷萧条到客疏”。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自己身处官场,虽然身处繁华的都市,但内心却感到孤独和寂寥。他每天面对的是高楼大厦,繁华的市场,但却看不到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这种生活让他感到非常的空虚和寂寞。

  2. 颔联“道旧潇湘与谁可,无双江夏即君欤”。“萧”是地名,位于湖南,而“湘”则是湖南的别称。潇湘之地,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诗人在这里回忆起了在潇湘地区的生活。然而,他发现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了过去的繁华和生机,变得萧条冷清。于是,他开始怀疑,是否还有人在这个地方生活呢?这里,“君”指的就是黄知录这个人。

  3. 颈联“坞中吹笛无留事,怅望何人得异书”。“坞”是指山间的平地,“吹笛”则是一种娱乐活动。这里的“吹笛”可能指的是一种音乐活动。诗人在这山谷之中吹奏着笛子,却发现这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欢乐。他不禁感叹,曾经有谁会在这样的地方演奏笛子呢?这里的“异书”可能指的是稀有的书籍或者珍贵的知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他认为,只有有了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这个世界。

  4. 尾联“翠羽明珠生海潏,更知名下不应虚。”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珍视。他用“翠羽明珠”来形容知识的价值,认为它们就像珍珠一样珍贵无比。诗人在这里强调,只有真正掌握了知识的人,才能在这个世界中立足。因此,他坚信,即使他的名字并不出名,他的知识和智慧也不会被遗忘。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在官场中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他在潇湘地区的回忆和思念,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珍视。他用各种意象来表达他对知识的独特见解和理解。同时,他也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真正掌握了知识的人,才能在这个世界中立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