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颍水清如此,欲比蓬莱似是非。
察见渊鱼宁有意,往来鸥鸟已忘机。
济川便乐风波息,洗耳都疑世事违。
甚悔衡门临沁水,还思冠者试春衣。
《颍水作寄陈州诸故人》是北宋诗人刘攽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颍水的清澈及其与蓬莱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慨人生世事的复杂多变。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翻译和注解:
- 诗句翻译:
- 不知颍水清如此,欲比蓬莱似是非:颍水清澈得让人难以置信,但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相比似乎又有些许差异。
- 察见渊鱼宁有意,往来鸥鸟已忘机:仔细观察深潭中的鱼,它们似乎有意避开;而自由翱翔的鸥鸟却仿佛忘记了世间的机巧。
- 关键词注释:
- 颍水:指颍河,流经河南、安徽等地,为淮河流域支流之一。
-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位于今山东省蓬莱县附近。
- 渊鱼:指在深潭中游动的鱼,寓意着深不可测。
- 鸥鸟:指海鸥,常在水面上飞翔或栖息。
- 洗耳:比喻远离尘世的纷扰,保持心灵的清净。
- 衡门:指简陋的门扉,常用以形容贫穷或隐居的生活状态。
- 试春衣:指准备春天的衣物,喻指迎接春天的到来。
- 诗句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颍水清澈如镜,与蓬莱仙境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友人虽身处逆境,仍保持着高洁的品质。
- 诗人通过观察深潭中的鱼和自由翱翔的鸥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高洁品质的赞赏。
- “济川便乐风波息,洗耳都疑世事违”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和对纯净生活的向往。
- “甚悔衡门临沁水,还思冠者试春衣”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作者简介:
- 刘攽(1024年—1084年),字贡父,一字公非,号中山居士。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其著作丰富,涉及诗歌、散文、历史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刘攽曾历任州县官、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等职,后因反对新法而被贬至曹州。晚年归隐家乡临江军新喻(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致力于学术研究和著述。
《颍水作寄陈州诸故人》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情厚意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通过对颍水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怀念,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友情和生活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情感,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