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云不到飞狐口,朔雪来从累雁门。
仗节仍烦凿空使,乘槎径取浊河源。
【注释】:
飞狐口:指雁门关,位于山西大同市东北,是长城上著名的关隘之一。累雁门:《后汉书•窦宪传》载,汉光武帝时,窦宪征伐匈奴,“以马邑降者三千人皆斩之”。这里用“累雁门”比喻汉王朝的边防政策残酷。
凿空:即“穿空”,在山间或海上凿开一条通道。乘槎:古代传说中,天河和黄河相通,乘船从黄河可以渡过天河。浊河,黄河别名。源:指源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友人韩玉汝待制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雁门关外的壮丽景色,赞美了边关将士们保卫国家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国家安危、民族兴衰的关切和忧虑之情。
首句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北方边塞风光图。南云,即南方的云雾,指北方的边塞地区。飞狐口,指雁门关,位于山西大同市东北,是长城上著名的关隘之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南方的云雾没有飘过飞狐口,说明天寒地冻的北方边境还十分安全;但北风却已吹到了累雁门,暗示着战火已经蔓延到了边关附近。这里的“累”字用得极为巧妙,既形容了风势之猛烈,又暗示着战火之激烈。
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凿空使,指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凿空一词原指在岩石中打孔,使船只能通行,后来引申为开辟新的通道或道路。乘槎径取浊河源,意为乘坐木筏沿河流而下直达黄河的源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汉朝的边防政策曾经残酷无情,但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依然有勇敢的将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凿空而出行商,乘槎而下寻找黄河的源头。这里的“仍”字也用得十分精妙,它既表示仍然、依旧的意思,又暗示着战争尚未结束,将士们的英勇事迹仍在继续。
最后一句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浊河,指黄河。源,指源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战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山河依然壮丽,人民安居乐业。这里的“仍”字再次出现,它不仅表示依然、依旧的意思,还蕴含着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人通过对边塞景色的生动描绘和对将士们的英勇事迹的赞美,传达了对国家安危、民族兴衰的关切和忧虑之情。同时,诗人的诗歌形式严谨工整,押韵和谐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