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含悲风,绿竹带凝雪。
碧落翻怒涛,深崖堕寒月。
萧条非人境,合沓隐城阙。
爽气露草木,精神立毛发。
初无隐居迹,似为吾人发。
世事谁得捐,相从理营窟。

【注释】岁寒谷其一:诗题。寒谷,指山中寒冷的山谷。含悲风:高松含着悲凉的风。凝雪:绿竹挂着冰珠。碧落:青天。翻怒涛:波涛翻滚。堕寒月:月亮从深崖上坠落。萧条:荒凉寂寞。合沓:重叠。隐城阙:隐居于城郭之外。爽气:清冽的风。露草木:草木因露水而光彩焕发(这里暗指霜降)。精神:这里指人的精神状态。发:启发、鼓舞。世事谁得捐:世上还有谁能摆脱世俗的纷扰?相从:相互追随。理营窟:构筑营垒(这里指隐居生活)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五言律诗。

首联“高松含悲风,绿竹带凝雪”。诗人首先描绘出一幅寒山幽谷图:高耸的松树在悲凉之风中低垂,绿色的竹子挂着晶莹的雪花。此联以自然景物作背景,为下面写诗人的隐居生活作了铺垫。

颔联“碧落翻怒涛,深崖堕寒月”,则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写出了山间景色的雄伟壮观和幽静寂寥。

颈联“萧条非人境,合沓隐城阙”,点明主旨,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尾联“爽气露草木,精神立毛发”写诗人在这样幽美的环境中,感到精神振奋,身心愉快。

全诗以“寒谷”为题,以高松、绿竹、碧空、雪山、悬崖等自然景物为背景,以“含悲风”、“带凝雪”、“翻怒涛”、“堕寒月”等动态描写,表现出一个高洁、宁静、超然的境界。诗中虽然写到“世事谁得捐”,“相从理营窟”,但主要不是表现这种消极的思想感情,也不是为了宣扬避世归隐。相反,诗人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生动形象,来表达自己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的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