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稍已熟,鹳鸣天气新。
野竹自有径,空林不值人。
悔将车马来,鸥鸟未可亲。
【注释】
(1)从刘园至澄心寺:从刘园到澄心寺。刘园,即刘庄,在今山东东阿县东北;澄心寺,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
(2)春泥稍已熟:春天的泥土已经干燥了。
(3)鹳鸣天气新:鹳鸟啼叫,预示着天时和气候都是新的。
(4)野竹自有径:野外竹子生长,自有它的小径。
(5)空林不值人:空旷的树林中没有人。
(6)悔将车马来:后悔把车辆马匹带到这里。
(7)鸥鸟未可亲:鸥鸟不能亲近。
【译文】
春天的泥土已经干燥,鹳鸟的叫声预告着天气是新的。
野外的竹子有它自己的小径,空旷的树林中没有一个人。
后悔把车辆马匹带到这里,鸥鸟是不能亲近的。
【赏析】
此诗写刘园至澄心寺途中所见景色及感受。首联点出时间、季节,写出了春日景色的特点——春天的泥土已经干燥,而鹳鸟的鸣叫又预示了天气的新。颔联写旅途所见,野外的竹子有它自己的小径,空旷的树林中没有一个人。颈联写对这种景色的感受,后悔把车辆马匹带到这里,鸥鸟是不能亲近的。尾联抒发感慨,写诗人对人生的认识。
这首诗以“悔将车马来”开头,就使全诗显得十分突兀,但仔细品味一下,却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意蕴。诗人初到此地,心情本是十分愉快的,然而由于他看到“野竹自有径,空林不值人”,便觉得此行有些不妥。“悔”字既表现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不满,也表明了他因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心理变化。
“悔将车马来”的原因是因为诗人在这里看到了一些与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大相径庭的景象。“空”者,虚也,虚者实之反也,无物之谓也,这里指无人烟的空旷地带。“值”者,遇也,相逢的意思。这里指遇到或遭遇。
“空林不值人”,是说空旷的树林之中并没有人迹。这一句是诗人对前两句的具体化和具体化。“空林”是虚景,是作者主观感情的一种反映。
“悔将车马来”句,是全篇的关键所在,也是全诗的中心所在。诗人之所以后悔带车马来到这里,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与他在平时所看到的完全不同,使他感到新奇、陌生、不可理解,甚至有点恐怖。因此诗人才发出“悔将车马来”这样感叹。
诗人的后悔之情并非是一时冲动,而是有深刻体验和认识的结果。因为在他看来,只有那些能够使人产生新鲜感、刺激感的事物,才能使人得到快乐。而那些单调乏味的环境则使人感到厌烦、无聊。所以,当诗人看到眼前这个空旷无人的环境时,他才真正体会到了“空林不值人”的真正含义。因此,他的后悔之情也就不再那么强烈了,相反地,他还觉得这样的环境更加适合自己。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这种环境所产生的联想。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是一种幸福,因为它能让人体验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快乐。而对于那些人来说呢?他们却只能生活在一个充满喧嚣和繁华的地方,过着忙碌而又单调的生活。所以,当他离开这片山林回到喧闹的城市中时,才真正体会到了那种孤独和寂寞的痛苦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