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郎作文殊勇为,辩如涛波捷刺蜚。相逢喜吾故人子,门风宛存令我悲。
艾兰驱车最先入,百箭穿杨谁可及。擢第胜人十改官,作官不辞万家邑。
劝耕课桑力有馀,吏事不受崇空虚。后生才资动出众,何至苦心城旦书。
清泉百里环芍陂,楚人千年长不饥。叔敖子孙负薪苦,念为廉吏何可为。
忽忆云台故侯司空公,五郡士马河西东。功名亦有际会数,退让自是雄隽风。
谁谓鄙夫老昏忘,屈指古事犹初终。作诗写此岂有意,正若指点山水书鱼虫。

送杨康功知安丰县

杨郎作文殊勇为,辩如涛波捷刺蜚。相逢喜吾故人子,门风宛存令我悲。

艾兰驱车最先入,百箭穿杨谁可及。擢第胜人十改官,作官不辞万家邑。

劝耕课桑力有馀,吏事不受崇空虚。后生才资动出众,何至苦心城旦书。

清泉百里环芍陂,楚人千年长不饥。叔敖子孙负薪苦,念为廉吏何可为。

忽忆云台故侯司空公,五郡士马河西东。功名亦有际会数,退让自是雄隽风。

谁谓鄙夫老昏忘,屈指古事犹初终。作诗写此岂有意,正若指点山水书鱼虫。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杨炎对友人杨康功赴任安丰县的勉励。

“杨郎作文殊勇为”,起句即点出杨康功之文才非凡。“辩如涛波捷刺蜚”,用夸张手法描写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像滔滔江水一样源源不断,又像迅疾的燕子一般矫健飞腾(“捷刺”即“急驰”)。

“相逢喜吾故人子”,言其与杨康功有旧,所以相见时非常高兴。“门风宛存令我悲”,说明自己因为杨家已衰微而感到悲伤。

“艾兰驱车最先入”,以艾蒿和白兰比喻自己的高洁品格和远大志向;“百箭穿杨谁可及”,用射箭来比喻杨康功文采超群;“擢第胜人十改官”,意谓杨康功高中进士,连升十级,官职也超过了许多人。“作官不辞万家邑”,意思是说杨康功虽然做了官,但并不介意俸禄之多。

“劝耕课桑力有馀”,意思是说杨康功能够尽力去劝农务本,关心农业生产。“吏事不受崇空虚”,意思是说他处理公事不图名利,清廉自守。“后生才资动出众”,“何至苦心城旦书”,意思是说年轻人才能出众,何必还要苦苦地追求功名利禄呢?“清泉百里环芍陂”,意思是说整个百里之地都环绕着芍陂,说明这个地方物产丰富。“楚人千年长不饥”,意思是说楚国人民生活富足,可以长年不饿肚子。“叔敖子孙负薪苦,念为廉吏何可为”,意思是说春秋时期楚庄王的后代中还有像叔敖一样的廉洁奉公的人,他们为了做一个廉洁的官吏而辛苦劳作,我们应当效仿他们。

最后两句“忽忆云台故侯司空公,五郡士马河西东。功名亦有际会数,退让自是雄隽风”,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意思是在云台山上曾经有过一位著名的侯爵司空公,他曾统领五郡的军队驻守在河套以西。他的功绩也有偶然的因素,但他的品德高尚,善于谦让。

整首诗歌以杨康功的事迹为主线,通过对一系列历史典故和现实人物的描述来表现杨康功的才华和品德,以及他对朋友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