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天马来宛西,天子爱之藏贰师。
甘泉贵人宠第一,昆弟封侯真谓宜。
军书插羽庙选将,一朝百万皆熊罴。
大射卢山亦快意,死人乱麻非所悲。
论功庙堂谁与敌,外厩皆是麒麟儿。
白茅金印结紫绶,老将流落多瑕疵。
天生富贵实有命,宁复忆君贫贱时。
势高累愚计虑远,大志落落嗟徒为。
渭桥祖道一语泄,身衅边鼓家流离。

【注释】

天马行:乐府诗篇名。

宛西:即宛城,东汉时属南阳郡,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县西。

甘泉:宫名。

昆弟:兄弟。

庙选将:指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大举伐匈奴时,以卫青为将军,出云中、九原,攻左贤、右谷、当孤、强弩等四王庭;又使李广、张骞、公孙贺、赵信、苏建、杜PHILIPPE等分道并进,共击匈奴十余万骑。

卢山:指今陕西长安南郊的终南山,因汉武帝祭天地、后土,于其上起明光宫而得名。

熊罴:雄健的野兽。

大射:指角抵戏。

死者乱麻:指丧事。

论功:评定功劳大小。

庙堂:指朝廷。

外厩:皇帝的马厩。

白茅金印: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封爵。

紫绶:紫色丝带。古人系印用玉玺,系绶用丝带,故称紫绶。

流落:指失势。

天生:天赋。富贵:指权势、地位。

宁复:难道还要。忆:思念。

势高:权势高,比喻官位显赫。

累:拖累。

大志:远大的志向。

身衅:自身遭受祸害。

祖道:辞别上路。

渭桥:即长杨门桥。在今陕西西安市东。祖道是送别时的饯行仪式。

身衅:自身遭受祸害。

流离:流落。

【赏析】

此诗是《天马歌》中的第二首,与第一首相比风格迥异。《天马歌》的第一首是歌颂汉武帝时期名将卫青的功绩及个人品格。这首诗主要描写汉武帝出征时所乘之“天马”以及出征将士的英勇气概。而这首诗则着重写汉武帝出征前后的种种矛盾心理及其结果。

汉武帝一生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对匈奴采取了强硬的军事行动。然而,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是对“天马”的极度喜爱和对出征胜利的渴望,另一方面又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和对将士们战死沙场的深深哀痛。因此,他在出征前后的心情极为复杂,既有豪情壮志,又不免有忧虑恐惧,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在诗中就是既称赞卫青的英勇善战,又惋惜他的早逝和对自己未能及时制止战争带来的灾难的遗憾和自责。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赞美卫青的勇武和智谋,赞扬他对国家的忠贞和对人民的爱戴。诗人认为卫青不仅勇敢善战,而且富有谋略,深受汉武帝的信任和重用。第二部分是抒发汉武帝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将士们牺牲的感慨。这部分诗歌通过描绘汉武帝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个人的内心活动,表达了他对战争残酷性和将士们牺牲的深切同情。第三部分则集中表现了汉武帝出征后的心境变化和对未来命运的思考。这部分诗歌通过对战争结果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自我反省,同时也反映了他无法控制事态发展的无力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武帝出征前后的种种矛盾心理及其结果,揭示了历史事件的深层含义和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从中反思历史和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