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士今徐孺,柴扉肯妄开。
空闻羔雁去,不见凤麟来。
庐阜寻僧出,东湖赴讲回。
何由操杖屦,林下再相陪。
【注释】
此士:此人才。徐孺:晋代徐孺子,隐居在豫章(今江西南昌)一带,后人称他为“徐君”,或“徐先生”。柴扉:柴门。妄开:胡乱开启。羔雁:指大雁,古代以雁作为书信的象征。凤麟: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借指贤才。庐阜:山名,在安徽合肥市西南。僧:僧人。东湖:地名,在湖北武昌。讲:讲授。操杖屦:携带手杖和鞋子,准备去拜访友人。林下:山林之下,泛指隐处。相陪:作伴共度时光。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访友不遇的感叹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说李敬子像晋代的徐孺一样,隐居不出;次联说空闻大雁南飞,不见凤凰麒麟来;三联说庐山上寻访僧人已出,东湖赴讲已回;末联表达自己要持杖携履前往拜访友人的愿望。全诗语言平淡自然,而感情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