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学龙图老,于今五十春。
常为惊坐客,不比扫门人。
荐我烦金口,酬公盍漆身。
自怜双鬓秃,扶惫演恩新。
【注释】
受学龙图老:受教于龙图阁学士。龙图,宋太祖赵匡胤为学士时所居之阁名。
于今五十春:如今已五十岁。
常为惊坐客:常常被惊得座上人发愣。
不比扫门人:不像那些扫地的仆人。
荐我烦金口:推荐我,烦劳您的金口。
酬公盍漆身:酬谢你,何不以漆全身。
自怜双鬓秃:自己怜惜两鬓如雪。
扶惫演恩新:扶衰病之躯来报答皇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龙图阁学士陈尧佐的怀念之作。诗人在龙图阁学士任满致仕后,陈尧佐仍留在朝廷中任宰相,于是诗人作《挽柳斋陈公四首》诗以示哀悼。
“受学龙图老,于今五十春。”龙图阁学士是宋代官名,因宋太宗赵光义曾为龙图阁直学士,所以后来学士之称遂成为高级文臣的通称。龙图阁学士位极尊显,因此作者称陈尧佐为龙图阁学士,表示尊敬和怀念。“龙图”是皇帝的象征。“龙图阁学士”,指皇帝的顾问、顾问大臣。陈尧佐任此职,可见其地位很高。“龙图”二字也隐含了对陈尧佐的崇敬之情。
“常为惊坐客,不比扫门人。”“常”字说明这是作者经常遇到的情况;“惊座客”是说陈尧佐的名声很大,连在座的人都感到震惊。“扫门人”则是指那些上门求见的人。陈尧佐虽然地位高,但并没有架子,他待人接物都很随和,因此即使那些上门求见的人也不敢轻易冒犯他,只能像对待客人一样对他毕恭毕敬地问候一声,然后才能进言献策。“常为惊座客,不比扫门人”这两句既表明了陈尧佐的地位之高,又表现了他的谦逊与平易近人的性格,同时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普遍心理:一方面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另一方面又不敢轻慢权势人物,所以必须对他们毕恭毕敬。
第三联“荐我烦金口,酬公盍漆身”。“金口”是比喻皇上圣旨的意思。陈尧佐在朝廷中任宰相,自然有责任向皇上推荐人才,而诗人正是被陈尧佐推荐到朝廷中来的。“盍”是何能之意,“漆身”是古代的一种刑具,用漆涂身。这句的意思是:您向我推荐人才,我感激万分;您给我机会施展才华,我应当报效国家,甘心承受这种刑罚。这既是诗人对陈尧佐的感激之情的表述,也是诗人自我牺牲精神的表现,更是他对陈尧佐的一片忠心的真实写照。
第四联“自怜双鬓秃,扶惫演恩新”。“自怜”是说自己感到遗憾;“扶惫”则是说支撑着衰弱的身体去完成这一使命。诗人在朝廷中任职多年,由于劳累过度,头发都已白了一半,但仍然坚持为国尽忠。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的忠贞不移、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还表现了一个年迈之人仍然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尽心尽力的精神风貌。
此诗通过诗人对陈尧佐的深切缅怀,表达了自己忠诚报国的壮志豪情,以及自己的坚忍不拔、至死不渝的意志品质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