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尽有踪。
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
熟知旧事惟邻叟,催去韶华是暮钟。
毕竟世间何物寿,寺前雷仆百年松。
乌石山
儿时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尽有踪。
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
熟知旧事惟邻叟,催去韶华是暮钟。
毕竟世间何物寿,寺前雷仆百年松。
注释:
- 乌石山:指的是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的乌石山,因其形状如同一头乌黑的石牛在山坡上而得名。
- 儿时逃学频来此:回忆起小时候常常因为贪玩而逃学,经常来到这座山上玩耍。
- 一一重寻尽有踪:每次来到这里都能找到新的线索和发现。
- 因漉戏鱼群下水:可能是因为捕鱼的动作吸引了鱼儿,让它们游向水中。
- 缘敲响石斗登峰:可能是由于敲打石头的声音,让人联想到攀登山峰的情景。
- 熟知旧事惟邻叟:只有邻居老人熟悉这里的事情,因为他们年纪大,见证了这里的变迁。
- 催去韶华是暮钟:时间在催促我们,就像寺庙里响起的黄昏钟声一样。
- 毕竟世间何物寿:最终明白,世间没有什么能够长生不老的东西。
- 寺前雷仆百年松:在寺庙的前方,有一棵历经百年风雨的松树,被称为“雷仆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乌石山的自然美景和作者对故乡的回忆。诗人通过回忆儿时逃学的经历,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也通过描写乌石山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中还涉及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