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尽有踪。
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
熟知旧事惟邻叟,催去韶华是暮钟。
毕竟世间何物寿,寺前雷仆百年松。

乌石山

儿时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尽有踪。

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

熟知旧事惟邻叟,催去韶华是暮钟。

毕竟世间何物寿,寺前雷仆百年松。

注释:

  1. 乌石山:指的是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的乌石山,因其形状如同一头乌黑的石牛在山坡上而得名。
  2. 儿时逃学频来此:回忆起小时候常常因为贪玩而逃学,经常来到这座山上玩耍。
  3. 一一重寻尽有踪:每次来到这里都能找到新的线索和发现。
  4. 因漉戏鱼群下水:可能是因为捕鱼的动作吸引了鱼儿,让它们游向水中。
  5. 缘敲响石斗登峰:可能是由于敲打石头的声音,让人联想到攀登山峰的情景。
  6. 熟知旧事惟邻叟:只有邻居老人熟悉这里的事情,因为他们年纪大,见证了这里的变迁。
  7. 催去韶华是暮钟:时间在催促我们,就像寺庙里响起的黄昏钟声一样。
  8. 毕竟世间何物寿:最终明白,世间没有什么能够长生不老的东西。
  9. 寺前雷仆百年松:在寺庙的前方,有一棵历经百年风雨的松树,被称为“雷仆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乌石山的自然美景和作者对故乡的回忆。诗人通过回忆儿时逃学的经历,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也通过描写乌石山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中还涉及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