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身久塞杨朱路,洒泣俄悲墨子岐。
陋矣射钩而中者,壮哉鸣鼓以攻之。
侍读自无迁府分,中丞还有僦船时。
八风舞罢君恩歇,赢得闲愁上两眉。
横身久塞杨朱路,洒泣俄悲墨子岐。
陋矣射钩而中者,壮哉鸣鼓以攻之。
侍读自无迁府分,中丞还有僦船时。
八风舞罢君恩歇,赢得闲愁上两眉。
【注释】
- 横身久塞:形容长久处于困境或被压迫的状态。
- 杨朱:古代道家思想家,主张放弃名利和欲望,追求个人自由。
- 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倡兼爱非攻。
- 射钩而中:比喻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
- 侍读:指担任宫廷学士的官职,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论和批示。
- 中丞:古代对御史大夫的称呼,也泛指御史或监察官。
- 八风舞罢:形容经过激烈的斗争或争斗后平息下来。
- 君恩歇:表示君主的恩惠已经结束或不再施予。
- 赢得闲愁上两眉:形容忧愁困扰,使得人眉头紧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辛酸,以及对现实不满和失望的情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如射钩而中、墨子、侍读、中丞等,这些元素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政治的深刻洞察。
第一句“横身久塞杨朱路,洒泣俄悲墨子岐”,描绘了一个长期处于困境中的人,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杨朱代表了放弃欲望的生活态度,而墨子则代表着坚持正义的行为标准。这种矛盾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困惑。
第二句“陋矣射钩而中者,壮哉鸣鼓以攻之”,批评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成功的人们,同时赞扬那些敢于抗争和奋斗的人们。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正直与邪恶的鲜明立场。
第三句“侍读自无迁府分,中丞还有僦船时”,揭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无奈和挫败感。侍读和中丞都是高官,但诗人并未因此获得升迁的机会,反而遭遇了更多的困难。这里的“僦船时”暗示了诗人在经济上的压力和困境。
最后一句“八风舞罢君恩歇,赢得闲愁上两眉”,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这里用“八风”代指各种诱惑和压力,用“君恩歇”表示这些诱惑和压力都已消失,诗人也因此解脱出来。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快乐,反而因为长期的挣扎和斗争积累了太多的烦恼,使得他的眉头紧锁。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曲反映社会现实的悲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批判,诗人表达了对公正和道德的坚守,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