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芜尽处即沧溟,身寄区中等一萍。
种杞菊翁犹老健,插茱萸伴半凋零。
去年敕设尘飞鞚,今日村酤草塞瓶。
却笑痴人妄分别,何人未必胜刘伶。
诗句释义与赏析
《别赋一首》中情感深沉与哲理思考融合,展现诗人复杂心境
- 诗意解析
- 平芜尽处即沧溟:描述了广阔无垠的海面或平原,象征着辽阔的视野和无限的空间。这里“平芜”可能指代一片宁静而广阔的景色,而“沧溟”则意味着深广的海洋,两者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放眼世界的豪迈情怀。
- 身寄区中等一萍: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漂浮在水面的浮萍,虽然渺小但能随波逐流。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自由漂泊生活的向往。
- 种杞菊翁犹老健: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老人仍然精力充沛的情景。“杞菊”可能是指枸杞和菊花,常被用来象征长寿和健康。
- 插茱萸伴半凋零:描绘了一幅冬日里的景象,人们插上茱萸以驱邪避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茱萸逐渐枯萎,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去年敕设尘飞鞚:指去年皇帝的出行,尘土飞扬,场面盛大。这里的“尘飞鞚”(驰骋在飞扬的尘埃之上)形象地描绘了皇家出行时的壮观场面,同时也反映了权力的辉煌与瞬间。
- 今日村酤草塞瓶:描述了一个乡村的场景,村民们用简陋的容器来售卖酒水,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朴实。
- 却笑痴人妄分别: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人过于注重表面差异、轻易下结论的讥讽。这种态度显示了诗人超然物外、不与世俗为伍的独立人格。
- 译文与注释
- 译文:
《别赋一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七言律诗,全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考。诗中既有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也有对英雄气概的颂扬,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深情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刘克庄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 注释: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作者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诗论家。他以诗著称于世,风格沉痛激烈,豪迈激越。此诗可能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反思。
《别赋一首》不仅是刘克庄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