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物终当腾踏去,钝桹犹欲溯洄从。
邻家东岂无□子,小屋西堪住士龙。
掷笔不求佳传作,署门怕与恶宾逢。
山歌亦自谐音节,莫管人嘲似哑钟。
【注释】
俊物:有才能的人。腾踏:飞腾,跳跃。钝桹:迟钝,愚笨。溯洄从:逆流而上,比喻归隐山林。邻家东岂无□子:邻居家的院子中没有读书人。□子:泛指文人雅士。小小屋西堪住士龙:在小屋里住着一位读书人。士龙:对读书人的尊称。掷笔:放弃科举考试。佳传:好的传述,指科举文章。署门:官衙大门。怕与恶宾逢:害怕遇上不礼貌的宾客。恶宾:对客人态度恶劣的宾客。谐声节:和谐悦耳的声音。山歌:山野民谣。嘲似哑钟:被嘲笑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咏叹的方式表现了隐居者的生活情趣。首二句写隐居者的抱负和追求;三、四句写隐居者的生活环境和情趣;五、六句写诗人对隐居者的赞赏;末二句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对隐居者们的赞美之情。
此诗前两句是说,人才终究是要奋飞远去的,那些迟钝的人也要努力上进,要逆流而上,回归山林。“邻家”两句是说,我的邻居家中也有许多读书人,我那简陋的屋舍也可以容得下读书人居住。“掷笔”两句是说,我不再为应试科举而挥笔作文了,因为官场上的恶客太多,我怕遇到他们。“山歌”两句是说,山野间的民谣也如此美妙动听,我不必管别人怎样讥笑我们这些像哑巴一样的读书人。
整首诗通过隐居者和读书人的形象,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