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斩风空恶毒,疾声吠雪似呆颠。
嗟余刍狗木鸡尔,视汝螟蛉蜾蠃然。
墓上将军堪吓鬼,龛中大士且安禅。
不须忏礼如来足,佛与波旬共结缘。
【注释】
利刃斩风:锋利的刀可以斩断空中的恶风。疾声吠雪:狗狂吠着,仿佛在叫唤那纷纷飘落的雪花。嗟余(yā yu)刍狗木鸡尔:感叹自己如同被宰杀的草狗和木偶。视汝螟蛉蜾蠃(liáng luò):你就像是寄生在桑树上的螟蛉虫。墓上将军堪吓鬼:墓地上的将军,能吓走鬼魂。龛中大士且安禅:佛龛里的大和尚正在安心打坐。不须忏礼如来足:不必再去拜谒佛陀的脚了。佛与波旬共结缘:佛陀与波旬共同结下了一段因缘。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作者以诙谐幽默的口吻,对世俗虚伪、人情冷暖进行了辛辣地讥讽和嘲讽。全诗采用对比手法,先写世俗之“利刃斩风空恶毒”,后写佛家之“墓上将军堪吓鬼”,最后又写“不须忏礼如来足”。
首句用“利刃斩风”比喻世俗中的势利小人,他们冷酷无情,毫无人情味,就像利刃一样轻易地将人斩成两段。接着用“疾声吠雪似呆颠”来形容这些势利小人的愚昧无知,他们看到别人有成就时,就狂吠着,好像见到了什么怪物似的,表现出一副呆呆的样子。
次句则进一步讽刺那些世俗之人,他们像草狗木鸡一样被人宰杀,却还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这两句都是以反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既尖锐又辛辣。
第三句则是对那些世俗之人的直接指斥,他们就像是被宰杀的草狗木鸡,没有一点价值。而佛家之人则不同,他们像是寄生在桑树上的螟蛉虫,虽然依附于他人,但却能得到安宁。这里用“墓上将军堪吓鬼”来形容佛家之人,意指这些人虽然身处高位,但却能够超然物外,不被世俗所累。
第四句则是对佛家之人的进一步肯定,他们像佛龛里的大和尚,正在安心打坐,享受着内心的宁静。这里的“不须忏礼如来足”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即通过忏悔自己的过失来净化心灵,从而达到修行的目的。而作者则认为,佛家之人不需要再去拜谒佛陀的脚,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
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世俗世界的否定,它表示佛家与世俗之间有着一种深厚的关系,彼此互相依存,难以分离。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失望。
这首诗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对世俗世界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表达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