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荡当年赋两京,晚抛笔砚事春耕。
达空函启已心懒,读夹注书犹眼明。
金匮旧闻虚论次,香奁少作悔流行。
而今老病都休也,起听秋声百感生。

跌荡当年赋两京,晚抛笔砚事春耕。达空函启已心懒,读夹注书犹眼明。金匮旧闻虚论次,香奁少作悔流行。而今老病都休也,起听秋声百感生。

注释:

  1. 跌荡当年赋两京:当年在京城创作了两篇赋文。
  2. 晚抛笔砚事春耕:晚年时不再从事农耕,而是专心写作。
  3. 达空函启已心懒:收到书信后,心情变得慵懒。
  4. 读夹注书犹眼明:即使视力不佳,但仍然能够阅读并理解注解。
  5. 金匮旧闻虚论次:关于金匮的旧闻和理论被多次讨论。
  6. 香奁少作悔流行:年轻时的作品已经流传广泛,后悔没有多写。
  7. 而今老病都休也:现在我年老体弱,无法再进行写作了。
  8. 起听秋声百感生:听到秋天的声音,心中涌现出各种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从年轻时期的才华横溢,到晚年时对写作的兴趣减退,再到身体的衰老和疾病的困扰,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经历的感受和反思。

首句“初秋感事三首”表明这是一首反映诗人初秋时期所感所思的作品。接下来的句子“跌荡当年赋两京”描述了诗人年轻时在京城创作的赋文,展现了其才华和抱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晚抛笔砚事春耕”则透露出诗人晚年时不再从事农耕,而是专注于写作的生活变化。

第三、四两句“达空函启已心懒,读夹注书犹眼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心态变化。当收到书信时,“已心懒”表示他的心情变得慵懒,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情洋溢;而尽管视力不佳,但他仍然能够阅读并理解注解,显示出他的智慧和勤奋。

接下来的诗句“金匮旧闻虚论次,香奁少作悔流行”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回顾和遗憾。他曾对金匮的旧闻进行过多次讨论,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些讨论都是徒劳无益的。同时,他还后悔年轻时的作品已经流传广泛,而自己却未能多写一些作品。

最后两句“而今老病都休也,起听秋声百感生”总结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他现在年老体弱,无法再进行写作了,只能偶尔听到秋天的声音,感受到其中的喜怒哀乐。这些声音和感受引发了他对人生的深深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一生的回顾,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感受和反思。它展示了诗人的才华、智慧和勤奋,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变化和遗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