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窗下少书声,目眚缠绵久未平。
大德三麻如昨日,善和千卷付来生。
聃兮虽视如无见,藉也于心固不盲。
吹却残灯抛蠹简,拥衾危坐待天明。

【注释】

一秋:秋天。

目眚(shěng):眼睛有毛病,这里指眼疾。

缠绵:久病未愈。

大德三麻:指大德寺的三棵柏树。唐李翱《大德寺三柏》诗:“大德寺前有三柏,亭亭两两三一枝。千年老树为风雨,万古苍松因晦明。”

善和千卷:指善和先生所藏的书籍。善和先生是唐代著名的学者、书法家。他收藏了大批古籍,其中有善和堂书库。

聃兮(dān xī):即老聃,老子。

藉(jiè)也于心:在心中。

吹却残灯抛蠹简:《庄子·齐物论》:“吹呴(xǔ)呼吸,吐故纳新。”陆德明释文:“呴,呼也。呼吸,言吹嘘呼吸也。故,旧;新,新也。言吹嘘其气,则新旧之气相与更易。”这里指吹掉灯火熄灭时的灰尘,抛弃书蠹所蛀坏的书卷。

拥衾危坐待天明:抱着被子坐着等天亮。形容夜深不眠,苦思苦想。

赏析:

此诗首句写眼疾之苦,二句写眼疾已久未愈,三、四两句写眼疾愈后仍感不适,五、六句以“吹却残灯”喻摆脱尘世烦恼,以“拥衾危坐”喻苦思冥想,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对人生前途的担忧。全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