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汲常分任,巾篝久服勤。
汝何惭络秀,吾自志朝云。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壁诗,作者借自叹身世之落拓与北苑女奴的勤苦,来表明自己志节高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前两句写北苑女奴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后两句抒写作者自己的情怀和志向。诗人以“汝何惭”三字,反诘女奴,表达了自己的自豪之情,而“朝云”则暗示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
【答案】
①舂:指舂米。汲:汲水。常分任:总是共同承担。巾:头巾,用来擦汗或擦拭身体。篝:用草等做成的围裙,用以遮挡衣服。久服勤:长期穿着它。
②汝:你。
③惭:羞愧。络秀:汉代女子名。
④吾:我。
⑤志:志向,意志。朝云:即“朝云夫人”,汉成帝的宫女。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借自叹身世之落拓与北苑女奴的勤苦,来表明自己志节高洁。
首联写诗人与女奴同劳作的情景,“舂”“汲”二字,既点明时令,又渲染了一种艰苦的生活氛围。“巾”“篝”二语,形象地刻画出女奴在劳作中的辛劳。一“勤”一“常”,突出了女奴的勤劳、朴实、忠厚。颔联以反诘语发端,表达自己的自豪之情。“汝”字,是对女奴的亲切称呼,表现出诗人对她们的关爱。诗人以“何惭”三字,反诘女奴,意在表明自己的自豪之情。而“朝云”则暗示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颈联紧承上文,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和志向。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女奴的命运进行对比,表现了自己不甘于平庸,追求光明磊落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