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夫去时著纻葛,征夫未回天雨雪。
夜呵刀尺制寒衣,儿小却倩人封题。
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
殷勤著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
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戍玉关。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征夫离家去边关时的情景。“纻葛”,指丝织品,古代多用它制作夏衣。“著”是穿的意思。“天雨雪”是指天降大雨、降雪。这两句写出征夫离家时的情态。接着写征夫未归,家里却已为他缝好了寒衣。“夜呵刀尺制寒衣”,意思是说:夜晚时分,家里人还忙着用刀尺量体裁衣(为远行之人做衣物)。这两句写出了征夫远去之后家中的一片繁忙景象。“儿小”一句,是说孩子年幼。“倩人封题”,是说请人把寒衣包好,题上名字。这两句写出了家眷们对征人的深情厚意。“上有泪痕不教洗”,是说上面有泪水的痕迹,不想让其沾湿而洗涤掉。这两句写出家人为征夫担忧的心情,以及自己不愿让亲人为自己担心的心情。“征夫见时认针指”,是说征人回来的时候,能认出针线和母亲的手迹。这两句写出了征人归来时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殷勤著向边城里”,是说母亲殷勤地将寒衣送到边城。这两句写出了母亲为儿子送行时的情景。“莫遣寒风吹腠理”,是说不要让严寒之风吹进肌肤。这两句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叮嘱。后四句写江南江北一水之隔,万里之外,戍守玉关的将士,他们思念家乡,怀念亲人,望眼欲穿。“江南江北一水间”,是说江南江北隔着一条大江。这一句描写出江南江北相隔之远。“古人万里戍玉关”,是说古人万里之外戍守玉关。这一句描写出玉关遥远之遥。最后两句写征人远在边关之时,妻子在家思念丈夫,希望丈夫早日凯旋。“江南江北”,是说江南与江北之间隔着一条大江。这一句描写出江南与江北相隔之远。“古人”,指出征在外的丈夫。这一句描写出征在外的丈夫。“玉关”,泛指边关。这一句描写边关遥远之遥。

【赏析】

此诗是一首闺妇思夫的七言绝句。《寄衣曲》作于元朝诗人萨都刺晚年时,是他游历江南期间的一首佳作。此诗首二句以“征夫去时著纻葛”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及征夫去往边关的时间和原因:“天雨雪”,表明天气寒冷,正是冬末春初时节。接下来三句写征夫尚未返回,家中却已为他做好了寒衣,并请人代为缝制,以备不时之需。“儿小”句中,“儿小”指孩子年纪尚小;“倩人封题”,则说明家人请人将寒衣密封后交给他。“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上面有泪水的痕迹,不想让其沾湿而洗涤掉;征夫回来时,能认出针线和母亲的手迹。“殷勤著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殷勤”指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和思念;“著”是动词,意为“送”;“边城”指边关;“莫遣寒风吹腠理”则是嘱咐儿子不要受寒冷风侵袭而生病受苦,以免影响戍守边关的将士们。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的忠贞爱情。

【答案】

征夫去时著纻葛,征夫未回天雨雪。夜呵刀尺制寒衣,儿小却倩人封题。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殷勤著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戍玉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