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半夜血战来,平明军中收遗骸。
埋时先剥身上甲,标成丛冢高崔嵬。
姓名虚挂阵亡籍,家寒无俸孤无泽。
乌虖诸将官日穹,岂知万鬼号阴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古战道行》。
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 官军半夜血战来,平明军中收遗骸。
- “官军”指的是朝廷的军队。
- “半夜血战来”描述了战争发生在深夜,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 “平明宫中收遗骸”则描绘了在天亮后,朝廷开始处理战场上的遗体。
- 埋时先剥身上甲,标成丛冢高崔嵬。
- “埋时”指埋葬尸体的时刻。
- “剥身上甲”说明士兵们的尸体被剥去了铠甲,这可能是因为战场的混乱和士兵的死亡导致了铠甲无法保留。
- “标成丛冢”意味着这些尸体被整齐地埋在一个区域,形成了一个“丛冢”,也就是多个坟墓。
- “高崔嵬”形容坟墓很高,可能因为尸体众多或者是为了方便后来者辨认。
- 姓名虚挂阵亡籍,家寒无俸孤无泽。
- “姓名虚挂阵亡籍”意味着士兵们的名字被记录在阵亡名单上,但他们实际上已经阵亡。
- “家寒无俸”表示这些阵亡的士兵家中无人供养。
- “孤无泽”则是指没有依靠,生活贫困。
- 乌虖诸将官日穹,岂知万鬼号阴风。
- “乌虖”是一种感叹词,用于表达对将领的敬仰或哀悼。
- “诸将”指的是所有参与战斗的将领。
- “日穹”意味着太阳高悬,这里比喻将领们高高在上,无所作为。
- “万鬼号阴风”则是说将领们不知道士兵们死后会有鬼魂哀号,阴风四起,表达了对将领们的讽刺和不满。
接下来是译文:
官军半夜血战来,平明宫中收遗骸。
士兵死里逃生后,被剥去身上的铠甲,整齐地埋在一堆堆坟墓里,显得高耸。
他们的姓名虽然记载在阵亡名单上,但已死去多年无人知晓,家中贫苦,无依无靠。
将领们高高在上,不关心士兵的死活,却不知道士兵们的魂魄仍在阴间呼啸。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战场上的残酷现实和将领们的责任缺失。诗中描述的场景让人感到震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士兵和将领的同情。通过对阵亡士兵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无情,也反映了社会对士兵的忽视和冷漠。同时,诗句中的“乌虖”一词,表达了对将领的深深敬意和哀悼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