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七叶主,励精致中兴。
非惟霸王杂,亦以刑名绳。
哀哉三能臣,来如蛾赴灯。
贤矣二大夫,逝若鱼脱罾。
韩藓至崛彊,异世犹服膺。
嗟余归已晚,钓游记昔曾。
虽无都门饯,幸有下泽乘。
独恨赐金尽,无以欢亲朋。
这首诗是唐代李德裕在公元839年(大中三年)写给友人的赠诗。
【注释】
□汉:指唐代,汉代以7代为一汉。主:皇帝。励精:振奋精神。中兴:振兴国家。非惟:不仅;亦:也。刑名:法律和刑罚。蛾赴灯:形容飞蛾扑火般地奔赴光明之地。贤矣二大夫:贤良的两位大夫。逝若鱼脱罾:像鱼跳出罗网一样逃离困境。韩藓至崛彊:韩愈的《进学解》中有“余幼且愚,有族于韩氏之甥者”句,“韩”即指韩愈,“余”即作者自己,“余”与“韩”音近,这里用“韩”指代韩愈。《资治通鉴》:“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崛彊:强盛。异世犹服膺:即使已经去世,仍受人们怀念。嗟余归已晚:感叹自己回来得太晚了。钓游:指游钓、隐居生活。曾:同“层”。下泽:低湿的地方。都门:京城城门。
【译文】
我蒙仲兄弟二人,你们以两幅画作为我生朝寿礼各题一首寿诗两篇寿文图。
我们唐宗室自汉代以来,已有七代君主,我们振奋精神,努力振兴唐朝的鼎盛时期。
不仅因为你们是霸王般的人物,更因为你们严明地遵守法律和刑罚的规定。
你们二位贤良的大夫,来时如飞蛾扑向光明。
两位贤良的大夫逝去,就像鱼儿挣脱渔网那样自由。
韩愈的文章至强有力,即使在异世仍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遗憾的是我已经太迟归乡了,当年隐居的时候,也曾一起游钓。
虽然没有京城里朋友的送别,但幸好还有在低湿地方的乘船。
只是可惜赐予我的金赐尽了,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欢欣鼓舞亲朋。
【赏析】
此诗作于大中三年(849)春,是诗人晚年归隐期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诗人先从唐王朝的兴衰说起,指出唐宗室自汉代以来已有七代君主,他们振奋精神,努力振兴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不仅说明了唐王朝的强大,也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家族感到自豪。
接下来三句,诗人通过赞美两位贤良的大夫,进一步说明唐王朝的兴盛不仅仅是依靠武力,更注重法制和道德的建设。他提到这两位大夫,是因为他们是当时最为杰出的人物,他们的出现,就如同飞蛾扑向光明一样,充满了热情和决心。这种比喻,既形象又生动,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两位大夫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两位贤良的大夫的离去,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之情。他认为这两位大夫的离开,就像鱼儿挣脱渔网那样自由,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深沉,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描绘两位贤良的大夫的形象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唐王朝的盛世气象。同时,诗人的情感抒发也极为真挚,让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