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庆历诗赓石介,读开元报喜孙樵。
自节蒉桴谐律吕,岂无木铎采风谣。
【注释】
乙丑:宋仁宗庆历元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口号:即“口号”,指诗歌,此处指《乙丑元日口号》。石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作诗:作一首诗歌。赓(gēng):继续。石介:字守道,一作“石璞”。庆历中为谏议大夫、集贤殿修撰。孙樵(qiáo):宋代诗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报喜:传喜讯。读:通“悦”。木铎:古代的一种乐器,后泛指传声工具。风谣:民间歌谣,亦指舆论、民情。节:节制。蒉桴(kuìfū):古代击鼓用具。谐律吕:和谐音乐。木铎采风谣:比喻善于采纳民众的意见和建议。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所作,当时作者正在京城任右正言兼天章阁侍制。此诗以庆历年间发生的一件大事为题材,通过歌颂庆历新政,表达了对朝廷和改革者的赞颂之情。全诗八句,每句七字,节奏匀称,韵脚严谨,平仄相间,铿锵有致,堪称佳构。
开头两句写庆历新政,赞扬石介、孙樵二人的政绩。首句说石介、孙樵两人都是当政之人,能与历史上的名臣相比拟;次句则突出他们两人的才能与成就,如石介的《庆历圣德诗》、孙樵的《开元箴》,都足以作为庆历新政的见证。
“自节”两句,承上启下,由赞美庆历新政过渡到歌颂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施政措施。意思是说自己像古代的乐师一样,能调节各种乐器,使它们和谐地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又像古代善于采纳民众意见的君王一样,从民间传来的各种风谣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四句话既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也表现出作者对朝廷施政的赞许。
最后两句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庆历新政的总体评价。意思是说,庆历年间的许多事情,都有石介、孙樵的功劳。因此,庆历年间的许多事件,都应该归功于他们。
整首诗语言朴实、凝练,用典贴切、自然。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把庆历年间的许多事情比做乐曲中的不同乐章,将庆历年间的许多人物比做奏乐时的乐师和听乐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庆历新政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