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王自谓过伊周,奕叶珥貂何足酬。
四世五公禁太盛,六卿三家僣有由。
地寒曾为国远虑,天高未察臣志谋。
京桧令终真幸矣,何须接踵贵吊攸。

卫王自谓过伊周,奕叶珥貂何足酬。四世五公禁太盛,六卿三家僭有由;地寒曾为国远虑,天高未察臣志谋。

诗句大意是说,卫王自认为他的能力超过伊尹、周公,但他的子孙中没有能够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份才能的,反而出现了一些滥用权力的情况。“四世”指的是卫王的家族中有四代人担任高级官职,而“五公”则是指他们被朝廷所禁止的权力过于集中。“六卿”和“三家”分别指代朝中的六个大臣和三个外戚,他们的专权导致了政治上的混乱。

诗的前两句“卫王自谓过伊周,奕叶珥貂何足酬。”表达了诗人对卫王自诩才能超过古代贤君伊尹和周公的批评与讽刺。“奕叶”指的是家族世代显赫,而“珥貂”则是形容官员的荣耀,这里用来形容卫王家族的辉煌历史,但诗人认为这样的荣耀并不能作为其能力的充分证明。“四世五公”意味着卫王家族中曾有四位皇帝封赏的官员,而“六卿三家”则是指朝中有六个重要的大臣和三个掌握实权的外戚家族,这些情况表明了朝廷内部的腐败和不均。后两句“地寒曾为国远虑,天高未察臣志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卫王在位时忽视国家大事、不能理解忠诚臣子心思的不满。“京桧令终真幸矣”,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包拯(字希仁,谥号孝肃)曾任开封府长官,治理京师,以廉洁著称。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借用包拯来表达对卫王执政时期清廉政治的怀念。最后一句“何须接踵贵熺攸”可能是在说卫王之后继任者并没有延续其勤政爱民的精神,而是继续滥用职权,导致社会风气更加败坏。通过这首诗,诗人刘克庄不仅批判了卫王及其后代的政治腐败,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