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见西山,料他日、面无惭色。君记取、不为吕党,亦非秦客。有意挽回当世事,无方延得诸贤脉。笑海波、渺渺几时平,空衔石。
园五亩,纷红碧。家四世,传清白。任天孙笑拙,女媭嫌直。老去何烦援以手,向来不要加诸膝。待深山、深处著茅斋,看青壁。
【注释】
下见西山:登上西山。料他日:预料将来的那一天。吕党:吕安,东晋人,与嵇康友善。秦客:指王坦之,东晋时为宰相。挽回当世事:挽救时政。无方延得诸贤脉:不能使有才能的人都来辅佐你。笑海波:笑海水涨落。渺渺几时平:大海涨潮,何时才平静?空衔石:比喻空怀大志。
园五亩:家中有花园五亩地。纷红碧:指花果繁盛。家四世:指祖辈、父辈、自己和子孙辈。传清白:世代保持清白的名声。天孙:指织女星。女媭(xiū)嫌直:织女对牵牛(牛郎)直率的态度感到不满。老去何烦援以手:老了,何必要伸手来帮助我。向来不要加诸膝:向来不要让我坐上你的大腿。著茅斋:在深山中建造茅屋。看青壁:观赏青山绿水。
【赏析】
此词上片写作者对国事的担忧和希望,下片写自己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人生态度。全词表现了一种积极进取,关心国家大事的精神风貌。
起句“下见西山,料他日”二句,是说作者自登临西山之后,就料到未来总有一天会面对失败的结局。“料他日”,是预卜,也含忧虑之情。作者之所以这样担心,是因为他知道,当时的朝野上下,都把希望寄托在那些身居权位的人的身上。而这些人又都是些阿谀逢迎,投机取巧的人。他们为了个人的利益,常常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此,作者是很担心这些所谓的“君子”,能否真正为国为民着想,为国家富强尽心尽力呢。所以,“料他日”三字,不仅包含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状的担忧,而且还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君记取”二句,是说你要牢记这一点,不要去做那些投靠小人,依附权贵的事情。这既是作者的忠告,又是他的警告。“吕党”,是指吕安。吕安是西晋时人,他为人正直,不肯依附于权贵,最后被杀害。“不为吕党”一句,是说自己不会做那种投靠权贵的小人,“亦非秦客”一句,也是说自己不会依附于像王坦之这样的权臣,更不会像他一样卖官鬻爵,搜刮民财。这里作者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说明自己的为人准则——即不做投靠权贵的小人,不做依附权臣的奸商,而是始终做一个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人。“有意挽回”,是说自己是有志于此的。“无方延得诸贤脉”,则是说自己虽有志于此,但一时却无法使所有有才能的人都来辅助自己,这就说明了当时的政治局势是相当黑暗的,许多有才能的人都无法施展抱负。
下片开头四句,是说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不图安逸享乐,不图得到他人的援手,更不图得到别人的庇护或恩宠。“任天孙笑拙”,是说不管上天如何嘲笑我的愚笨,我都不理会。因为作者认为,自己虽然有些愚蠢,但也并不是完全愚蠢的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有所作为的。“女媭嫌直”,是说连天上的织女都嫌我直率,那么别人就更不会理解了。这是说自己做事太直率了,甚至有点让人难以接受的意思。“老去何烦援以手”,是说到了晚年,就更用不着别人来帮助自己了。作者认为自己已经年迈力衰,应该自立自强,不需要依赖别人了。“向来不要加诸膝”,是说过去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要求。这是因为作者认为,自己的一生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不应该指望别人来给自己施舍恩惠。“著茅斋”三句,是说既然没有外力的帮助,那就只好在深山里建一所简陋而又清静的茅屋了。这是对自己今后生活的设想。
是说自己虽然身处山林之中,但仍然可以欣赏到青山绿水的美丽风光。这既是一种自我宽慰,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