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胪传,仗下奏、祥云五色。何况是、西山弟子,鹤山宾客。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问此君、仿佛似何人,徂徕石。
园官菜,登盘碧。田舍米,翻匙白。懒投诗见素,寄书杓直。德耀不嫌为隐髻,龟儿已解摇吟膝。有谁怜、给札老相如,家徒壁。
【注释】
- 胪传:古代在宫廷内由礼官宣布诏令,称“胪传”。这里指科举考试。
- 五色:五彩,指祥云。
- 西山弟子:作者自称。西山,即泰山,因泰山在东,故称其弟子为西山弟子。
- 鹤山宾客:作者自称。鹤山,又名华盖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这里指自己曾在泰山做宾客、弟子。
- 照临:照耀,照顾。
- 忠义胆:忠义之心。
- 老师:对年长者的美称;此处指作者的老师。
- 文脉:文章的脉络。
- 问此君:询问此人(作者)。
- 仿佛似何人:好像像什么人的样子。
- 徂徕石:指泰山。
- 园官菜:指供御用的蔬菜。
- 登盘碧:指登上泰山后,见到的绿色。
- 田舍米:指农家的白米。
- 投诗见素:献上诗歌以表明自己的清白。
- 寄书杓直:指写诗时所用的笔杆笔直如矢。杓,同“勺”,是舀取液体的器具。
- 德耀:指德行的光辉。
- 不嫌作(jiàn)隐髻(jì):不嫌弃做隐士。隐髻,指隐居,不与世争。
- 龟儿:骂人的话,意为小东西。
- 摇吟膝:摇着腿唱诗。吟,读诗时的声音;膝,腿。
- 相如:指司马相如,战国时蜀郡成都人,汉代著名辞赋家。相传司马相如曾游历各地,最后定居于临邛,以卖酒为业,常自呼“长卿”,后人遂称之为“相如”。
- 家徒壁:家中一无所有,只剩下墙壁。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罢相归里后所作。全词抒发了作者罢相归里后的感慨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畴昔胪传,仗下奏、祥云五色。何况是、西山弟子,鹤山宾客”回忆了自己过去仕途上的得意。作者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获得过很高的成绩,受到皇帝的赏识。特别是当过“西山子弟”“鹤山宾客”更是令人自豪的事情。然而,这些荣耀并不能带给作者长久的满足感,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的忧虑之中。
接下来三句“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问此君、仿佛似何人,徂徕石”继续抒发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我价值的质疑。他感叹自己虽然忠诚于国家,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因为直言不讳被贬谪到了偏远的地方。这种境遇让他感到无奈和沮丧,甚至产生了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
“园官菜,登盘碧”两句则描写了作者回到家乡后的生活状态。他不再需要为生计奔波,可以专心地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然而,这种安逸的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相反,他感到更加空虚和迷茫。
“懒投诗见素,寄书杓直”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简单、朴实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这样才符合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结尾两句“德耀不嫌作(jiàn)隐髻(jì),龟儿已解摇吟膝。有谁怜、给札老相如,家徒壁”则是对整个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即使身处困境也应该保持高尚的品格和节操,不要贪图名利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同时,他也认识到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用,因此感到非常失落和悲哀。
这首词通过对自己过去的回顾和现在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