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始若小异,虎溪岂必皆同。
平亭晦庵子静,捏合渊明远公。

注释

儒释:儒教和佛教,指儒家和佛家的思想。

鹅湖:地名,在今江西上饶一带,是儒、佛两家论争的地方。

小异:微小的差别。

虎溪:地名,位于江西南昌,是儒、佛两教论争的场所。

岂必:不一定、不是必然的意思。

平亭:地名,位于江西铅山,是儒、佛两教论争的场所。

晦庵:朱熹的号,字元晦,江西南城县人。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与陆九渊并称朱陆。

捏合:强行合并、凑合。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田园诗闻名。

远公:慧远,南朝梁代僧人,创立了净土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儒教和佛教思想的看法。他认为,儒教和佛教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在鹅湖(今江西上饶一带)这个地方,他们的思想并不完全相同。在虎溪(今江西南昌),他们的论争更是激烈。作者认为,这些地方并不是一定存在儒、佛两种思想的差异,而是由于人们的观念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同时,作者也提到了朱熹和慧远两位人物,他们都是佛教和儒学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思想并不是完全相通的。总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儒家和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