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壳濡潮汐,因沙产海漘。
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
雀化宜分隽,蛙烹肯拟伦。
试呈饕赋手,半熟酒含津。

【注释】

食蛤戏成:以食蛤为游戏。

濡潮汐:濡,浸湿;潮汐,海水涨落的周期现象。

因沙产海漘:因沙,指沙滩;海漘,即贝壳或螺壳。

文身吴太伯:吴太伯,吴国的开国君主泰伯。相传他为避乱而隐居,在身上刺花纹,以示不忘故国。

缄口鲁铜人:缄,关闭、闭锁;铜人,古代传说中的能说会道的金属雕像。

雀化宜分隽:宜,合适;隽,杰出、卓越。

蛙烹肯拟伦:烹,烹煮;拟伦,比喻相似;这里指青蛙烹煮后可以作为烹饪中的美味。

饕赋手:饕餮,古代传说中的贪吃的恶兽;赋手,指善于写赋的人。

半熟酒含津:含津,滋润。

【赏析】

《食蛤戏成》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押韵平声韵部。

首联“满壳濡潮汐,因沙产海漘”两句写蛤蜊在水中生活,靠沙子与海水的互动才能生存。这里的“潮汐”和“漘”都是指水中的生物和环境条件。颔联“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则运用了典故,吴太伯(吴仲勾)是周朝的诸侯国——吴国的开国君主,传说他曾为避祸而隐居山林,身上刺花纹以示不忘故国;“鲁铜人”则是传说中能够说话的青铜雕像。这两句通过对比吴太伯身上的花纹和鲁铜人的言语,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颈联“雀化宜分隽,蛙烹肯拟伦”则进一步描绘了食物的烹饪过程,其中“分隽”指的是食材中的精华部分,“蛙烹”则是指将青蛙烹煮后的美味。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又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敬畏之情。尾联“试呈饕赋手,半熟酒含津”则以“试呈”一词引出了全篇的主题——美食。这里的“饕赋手”指的是善于写赋的人,他们通过描写美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而“酒含津”则形容酒的醇厚和美味,与前面的美食主题相呼应。整首诗以美食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独特见解和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之情和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