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檐屡开阖,襟期顿清泚。
有如峄阳桐,知音发妙指。
高情激孤笑,新意偿宿喜。
得一夔已足,失百参何耻。
老我岂私贺,善类知有恃。
看君广厦开,大芘天下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赠徐卿二首》。下面是逐句释义:

古风一篇简徐德夫提刑
风檐(指窗户)屡开阖,襟期顿清泚(形容心境变得宁静清明)。
有如峄阳桐(比喻知音),知音发妙指。
高情(高尚的情操)激孤笑,新意偿宿喜(以高尚的情感激励他人,使别人高兴)。
得一夔(古代的一种动物,用来形容才能卓越)已足,失百参何耻(有了一个好的才能已经足够了,何必再去追求更多呢?)。
老我岂私贺(自己老了难道是为了庆祝吗?),善类知有恃(好的品德和才能是有依靠的,可以依赖)。
看君广厦开,大芘天下士(看到你宽广的大厦,庇护着天下的人才)。

译文:
打开窗户时,风声时而急促,时而舒缓,让我的心情也变得宁静而清晰。就像那峄阳桐树,只有知音才能理解其妙处。高尚的情感能够激发别人的笑声,新颖的想法能补偿长时间的欢乐。只要得到了一个杰出的人物就足够了,失去了一百个也不觉得羞耻。我年老并不只是为了庆祝,而是希望拥有好的品质和才华能够得到他人的依赖。看到你的宏伟建筑,庇护了天下的士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一位名叫徐德夫的提刑官(即地方官员)的赞美之词。诗中通过描绘徐德夫的住所,以及他对待人才的态度,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人才的重视。

“风檐屡开阖,襟期顿清泚”这两句,描绘了徐德夫的住所环境,风声在窗外不断变换,使得主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这里的“襟期”指的是胸怀、志向,”清泚”则形容心境的清明和纯洁。这反映了徐德夫作为一个提刑官,需要有广阔的胸襟和坚定的志向,同时也需要保持内心的清明和纯洁。

“有如峄阳桐”,比喻徐德夫是一个能够识别并赏识他人优点的人。”峄阳桐”是一种特殊的树种,其木材纹理美观,声音悠扬,常被用来作琴瑟等乐器的制作材料。徐德夫就像那位识珠者一样,能发现并珍视他人的才能与美德。

然后是“高情激孤笑,新意偿宿喜”。徐德夫有着高尚的情感和远见卓识,能够引发他人的欢笑;同时他的创新和想法能够带来长久的喜悦。这里的“孤笑”指的是与众不同的笑声,而“宿喜”则是指长期的快乐。徐德夫的这种情感和智慧是值得赞赏的,因为他为社会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创意,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得一夔已足,失百参何耻”体现了杜甫对徐德夫的高度赞扬。他认为徐德夫已经非常出色,如果再多一些也不足为奇。这表明徐德夫具有卓越的才能和品质,不需要过多地炫耀自己的成就。而“失百参何耻”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谦逊态度,即使失去了许多人才也不必感到羞耻。因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和独特性。

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徐德夫的高度评价和敬意,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