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蕺山上,休辞脚力穷。
八松不碍眼,万里欲乘风。
逸兴浮沧海,高歌彻太空。
羲之不可见,犹得想胸中。
【注释】
蕺山:即浙江会稽的山,山上有“三贤祠”。
休辞脚力穷:不要嫌走累了。
八松不碍眼:八棵松树并不妨碍视线。
万里欲乘风:想要远行万里乘风而行。
逸兴浮沧海:超然物外的兴致像海水一样浩渺无边。
高歌彻太空:放声歌唱直达高空。
羲之不可见:指王羲之这样的大画家已不可再见了。
犹得想胸中:还能在心中想像他的风采。
【赏析】
此诗为游历蕺山时所写。
首联“晚步蕺山上,休辞脚力穷”,是诗人对这次游览蕺山的目的、心情和感受的概括。“步”字表明了游览的时间与方式,也暗示了游览的目的和心情。“晚步蕺山上”中的“晚”字写出了游览的时间,而“步”字则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休辞脚力穷”中的“辞”字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而“穷”字则表明了游览的目的。
颔联“八松不碍眼,万里欲乘风”。这是诗人登临蕺山后的所见之景。诗人通过夸张手法,将蕺山之高与自己之高进行比较,从而表现出蕺山之高峻。同时,诗人又通过描绘“八松”这一具体景物,进一步表现了蕺山之高大。
颈联“逸兴浮沧海,高歌彻太空”,是诗人登山观海后所发出的豪情壮志。“逸兴”二字,既表明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浮沧海”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大海的向往之情。“高歌彻太空”一句,则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的抒发。
尾联“羲之不可见,犹得想胸中”,是诗人在游览蕺山后所发出的感慨之情。诗人虽然无法见到王羲之这样的大画家,但他依然能够在心中想象他的风采,这就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王羲之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蕺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游历时的豪情壮志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王羲之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