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传三世,几间无二书。
力行真勇猛,进取故舒徐。
前辈多遗墨,先人祇故庐。
后来窥瓮牖,志士为欷歔。
【注释】
袁府君挽词:袁府君是作者的远祖。挽词,即悼念死者的诗词。
家学传三世:家族的学问已传至三代。
几间无二书:家中只有两本书:一本是祖父留下的《周易》,另一本是父亲留下的《春秋》。
力行真勇猛:指祖父和父亲都以力行著称,其行为如猛虎下山一般。
进取故舒徐: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取心极强的人,但行事却能不急躁,有章法。
前辈多遗墨:祖父和父亲有很多遗赠给后人的诗作。
先人祇故庐:指祖父和父亲去世后,他们留下的故居(即他们的住所)被后人用来纪念他们。
后来窥瓮牖:后来者只能从窗户的一个小洞里看到里面的情景,不能真正了解里面的情况,比喻后来者只知表面现象,不识真相。
志士为欷歔:志士因思念故人而哭泣。欷歔,悲泣声。
赏析:
袁氏家族自祖父起就传承了儒学,到了父亲一代又一代地将这种学问传承下去。虽然家中只有两本书——一本是祖父留下的《周易》,另一本是父亲留下的《春秋》,但是这些书籍中却蕴含着袁氏家族的智慧与才情。祖父和父亲都是以力行著称的人,他们的行为如猛虎下山一般,让人敬畏不已。然而,他们行事却能不急躁,有章法。这与他们一生对儒家思想的坚守和践行密切相关。他们不仅自己如此做,还将这种精神传给了自己的子孙。因此,袁氏家族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们的事迹也被后人传颂。
祖父和父亲去世后,他们留下的故居成为了后人的纪念场所。这个故居见证了他们的一生,也见证了袁家的兴衰荣辱。然而,后人只能在故居的窗孔里窥见里面的情景,却无法真正了解里面的情况。这是因为后人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却无法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这种情况在历史的长河中屡见不鲜,许多历史事件都被后人误解或者曲解。因此,后人要学习祖父和父亲的智慧和才情,才能真正理解历史。
袁家的历史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取心极强的人,但他们行事却能不急躁,有章法。这说明在前进的道路上,既要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又要有深思熟虑的策略。这也是袁家能够历经风雨而依然兴盛的重要原因。
最后两句是袁家后人对祖父和父亲的怀念之情的表达。祖父和父亲去世后,后人只能从窗户的小洞里看到里面的情景,不能真正了解里面的情况,因此感到悲伤。而那些志士们则因为思念故人而感到悲痛。这反映了袁家后人对祖父、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这种感情不仅是对亲人的怀念,更是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