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坦幽人履,恂恂长者言。
忧时见颜色,乐道竟丘园。
隐行推同气,高贤萃一门。
四明耆旧传,他日数诸袁。

这首诗是袁府君挽词,表达了作者对袁府君的深切缅怀和敬仰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第1句:“坦坦幽人履”,描述的是袁府君的足迹坦荡,他的内心宁静而深沉,如同幽静之地的人行走时的步伐。这里的“坦坦”形容步履稳重,而“幽人”则暗示了袁府君的性格或生活状态。

注释:

  • “坦坦”:形容步伐平稳、坚定。
  • “幽人”:指隐居之人,这里可能指的是袁府君。
  • “履”:行走,这里用来形容袁府君的举止。

译文:
袁府君的步履坦荡,内心深藏不露,如同幽静之地之人一般。

第2句:“恂恂长者言”,描述了袁府君的话语温和而有智慧,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人在谈论着人生道理。这里的“恂恂”形容说话谨慎、有礼貌。

注释:

  • “恂恂”:形容言行谨慎,有礼貌。
  • “长者”:指年纪较大的人,这里指袁府君。
  • “言”:话语,这里指袁府君的言辞。

译文:
袁府君的话语温和而有智慧,如同经验丰富的老人在讲述人生的道理。

第3句:“忧时见颜色”,意味着袁府君在担忧国家大事时,能够通过他的表情和行为来表达他的忧虑。这里的“忧时”表示关心国事。

注释:

  • “忧时”:指关心国家大事。
  • “见颜色”:通过表情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译文:
袁府君在担忧国事时,能够通过他的表情和行为来表达他的忧虑。

第4句:“乐道竟丘园”,描绘了袁府君乐于归隐山林,追求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情怀。这里的“乐道”指的是喜爱道家思想或哲学。

注释:

  • “竟丘园”:最终选择回到乡村隐居。
  • “乐道”:喜爱道家思想或哲学。

译文:
袁府君乐于归隐到山中,追求自然的简朴生活。

第5句:“隐行推同气”,强调了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隐居生活的重要性。这里的“隐行”指的是隐居的生活,而“同气”则是指志趣相投的朋友。

注释:

  • “隐行”:指隐居的生活方式。
  • “同气”:志同道合的人,这里指的是与袁府君有共同志向的朋友。

译文: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隐居,这是袁府君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第6句:“高贤萃一门”,描绘了袁府君门下聚集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这里的“高贤”指的是才能出众的人,而“萃一门”则是指这些人才都来自同一个领域或家庭。

注释:

  • “高贤”:才能出众的人。
  • “萃一门”:聚集在同一个领域或家庭之中。

译文:
袁府君的门下聚集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他们都是同一领域的佼佼者。

第7句:“四明耆旧传”,提到了四明地区的前辈们,他们在历史上享有盛名,被后人传颂。这里的“四明”指的是一个地名,而“耆旧”则是指年长的前辈。

注释:

  • “四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但可能是古代一个知名的地区。
  • “耆旧”:年长的前辈。
  • “传”:流传,这里是说历史中有很多关于他们的传说。

译文:
四明地区的前辈们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

第8句:“他日数诸袁”,表达了作者在未来的日子里,会经常提及袁氏家族,尤其是袁府君的贡献和影响。这里的“他日”指的是未来的某一天,“诸袁”则是指整个袁氏家族。

注释:

  • “他日”:未来的日子。
  • “诸袁”:整个袁氏家族。

译文:
在未来的某个日子里,我将会时常提及袁族的辉煌贡献,特别是袁府君的杰出成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袁府君的描述,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智慧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诗中的关键词“忧时见颜色”、“乐道竞丘园”、“隐行推同气”、“高贤萃一门”等,都体现了袁府君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袁府君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感慨。整首诗歌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