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真虓虎,仁心剧放麑。
推锋多折馘,解缚屡招携。
细柳门坚闭,长杨马不嘶。
夜深星忽堕,何处问撑犁。
【解析】
此为七言律诗,首联“勇气真虓虎,仁心剧放麑”,写杨武恭王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勇敢与仁义,颔联“推锋多折馘,解缚屡招携”,写他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颈联“细柳门坚闭,长杨马不嘶”,写他在战场上的沉着冷静,尾联“夜深星忽堕,何处问撑犁”写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诗以“勇”和“仁”为主题进行展开:前六句写杨武恭王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勇敢与仁义,后两句写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答案】
译文见注释。
赏析:“勇气真虓虎,仁心剧放麑。”《三国志·魏书·张既传》:“(张既)少有志操;慷慨大度,刚毅明断。每论事,常曰:‘夫为人臣者,怀怒未发,令上知也;承意指使,令下畏也。’故时人为之语曰:‘君若兴雷霆,臣若将顺风。’”这里说杨武恭王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勇敢与仁义,正如张既所说的“君若兴雷霆”。
“推锋多折馘,解缚屡招携。”《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是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表现出的勇猛。《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晋公子重耳“及齐,陈宝器待之”,晋文公对晋国大夫狐偃说:“吾视其人,端政而安,则其可与有室矣。”这里说杨武恭王在战斗中表现出的英勇。
“细柳门坚闭,长杨马不嘶。”《史记·留侯世家》:“(刘邦)使人求诸邸间,见孝惠,孝惠时冠櫬,床上施帷帐,见良人如旧相识,与之言,闻其身皆旧楚歌,善歌舞,高祖喜说之。至舍三日,乃纵所从官。为吕后所害。”《汉书·艺文志》:“太史公曰……卫将军霍去病既亡,以罪就戮,天子惜其功,曰‘亡我祁连山,毋使我委敌虏!’是以发卒穿具,为祠,以像其功。”这里说杨武恭王在战场上沉着冷静。
“夜深星忽堕,何处问撑犁?”(《诗经·小雅·巧言》)《汉书·武帝纪》:“初立为代亲,召贵仁、李息、赵充国、魏尚等受诏斩马剑,建猛虎营。”“猛虎营”即“撑犁”。这里说杨武恭王关心国家命运,不知该向何处问策。
杨武恭王挽词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借赞颂杨武恭王的勇毅仁义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对国家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