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向潇湘忽语离,江城离思乱云飞。
传闻楚俗尤凋瘵,勿以秦人视瘠肥。
宰县要寻行志处,监州空有负丞讥。
此行得句须频寄,直到衡阳有雁归。
【注释】
君向潇湘忽语离, 指诗人与友人胡巨分别后,他突然告诉胡巨说要去潇湘。
江城离思乱云飞, 诗人想到自己离开京城来到江城(今长沙)以后,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思念。
传闻楚俗尤凋瘵, 传说楚国风俗衰败凋敝,更甚于中原地区。
勿以秦人视瘠肥, 不要因为秦国人生活富足就认为他们不健康。
宰县要寻行志处, 做县令时要找能够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职位。
监州空有负丞讥, 在监州(即岳州)时却常常受到一些官员的指责。
此行得句须频寄, 这次去潇湘,一定要多写些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直到衡阳有雁归, 直到回到衡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大雁南飞的景象。
【赏析】
此诗首联“君向潇湘忽语离”,“忽”字见出其仓促,急匆匆的样子。颔联“江城离思乱云飞”,则又见出其离愁之深重、之纷乱,仿佛连天都为之乱云四起。颈联“传闻楚俗尤凋瘵”,“楚俗”二字,是诗人的特指,也是他的自指,表明他不愿因地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主张;而“尤”、“最”二字,又是作者对当时一般士大夫的不满和批评。尾联则是对友人的劝勉。这最后一句,既是勉励朋友,也是对自己的鼓励,它表现了诗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的高贵品格和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没有直接描写离别情景的诗句,但“忽语离”“乱云飞”等词语已经暗示了离别之情。“江城”一作“江国”,亦当从上下文意会。全诗虽无一字道及“送别”,但情见于辞,味外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