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溪清浅度危桥,径策枯筇上紫霄。
晓雾暗蒸山寺雨,松风深隐海门潮。
浮杯水涨人何在,洗钵池清意已消。
又上乐亭基上望,云山万里更逍遥。

资圣寺

野溪清浅度危桥,径策枯筇上紫霄。

晓雾暗蒸山寺雨,松风深隐海门潮。

浮杯水涨人何在,洗钵池清意已消。

又上乐亭基上望,云山万里更逍遥。

【注释】资圣寺:位于今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境内。资圣,即资圣寺,唐代为大中二年(848年)建立的道观。后因唐僖宗避黄巢之乱逃至蜀地,遂赐名“资圣”。

【赏析】

《资圣寺》,此诗作于诗人流寓四川眉州期间。首联写诗人由成都乘船来到眉州,经过险要的渡口时,见溪水清浅,于是拄着一根枯竹杖,步行越过一座小桥,来到了资圣寺。颔联写诗人来到寺院,只见晨雾弥漫,山寺上空飘起蒙蒙细雨;而松涛阵阵,海浪声声,又隐隐传来海门潮涌之声。颈联写诗人站在寺院门前,见江面已经漫过酒杯,不知人在何处;而那洗钵池中的水却异常清澈,诗人心中已荡然无存任何杂念。尾联写诗人登上乐亭基上的乐亭楼,远望群峰起伏,如在云山之间徜徉,心情非常舒畅和逍遥自在。

此诗描写了诗人初抵资圣寺时所见景物与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资圣寺周围山水景色的美丽,以及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