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郊苗槁勃然兴,顿觉欢声满郡城。
行且刈云成岁事,敢因喜雨记亭名。
昔如鱼在釜中活,今见龙从地上行。
忧国愿丰同此乐,读君佳句欲风生。
诗词原文
四郊苗槁勃然兴,顿觉欢声满郡城。
行且刈云成岁事,敢因喜雨记亭名。
昔如鱼在釜中活,今见龙从地上行。
忧国愿丰同此乐,读君佳句欲风生。
译文
四周的田野干旱枯萎,突然间生机勃勃。
我行走在路上,收割着云朵来庆祝丰收。
过去鱼儿被困在锅里,如今见到龙腾于大地。
忧虑国家如同担心自己的粮食不够吃,看到你的喜悦就像听到了风的歌声。
注释
四郊:指周围的地区。
苗槁:农作物干枯,形容农田缺水。
勃然:形容事物突然而强烈地发生。
顿觉:立刻意识到或感觉到。
欢声:快乐的声音。
刈(yì):收割庄稼。
云:这里可能是指云彩被风吹散。
成岁事:完成一年的农作。
敢:谦词,用来表示不敢。
昔如:过去像。
鱼在釜中:比喻困境或束缚,无法自由生活。
龙从:像龙一样腾飞。
忧国:为国家担忧或担忧国家的命运。
愿丰:希望丰富。
同此乐:与这种喜悦相同。
风生:风势强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田间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喜悦的诗歌。首句“四郊苗槁勃然兴”,通过描写四周田野干枯后突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自然复苏的力量;次句“顿觉欢声满郡城”,则表达了作者在目睹这一切后,内心的喜悦和对周围人们的感染。接下来的“行且刈云成岁事”,描述了农民在收获季节中忙碌的身影,以及他们通过努力工作来庆祝一年丰收的场景。
诗中的“昔如”和“今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古代和现代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变迁和农业的重要性。而“忧国愿丰同此乐”一句,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最后两句“读君佳句欲风生”和“昔如鱼在釜中活,今见龙从地上行”,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奇妙变化和生命的奇迹。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