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帷亲见犯天颜,口伐何劳抗可汗。
故国应悲周黍稷,遗黎犹识汉衣冠。
殊邻谍报终难测,累岁要盟恐易寒。
驰至金城上方略,始知颇牧在金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 经帷亲见犯天颜,口伐何劳抗可汗。(第一联)
- “经帷”:指皇帝的御帐或御座前。
- “亲见”:亲自看见。
- “犯天颜”:触犯了皇帝的尊严。
- “口伐”:用言语攻击。
- “何劳”:何必劳烦。
- “抗可汗”:对抗突厥首领阿史那可汗。
- 故国应悲周黍稷,遗黎犹识汉衣冠。(第二联)
- “故国”:过去的国家。
- “周黍稷”:古代的一种粮食作物,这里比喻国家。
- “遗黎”:遗留下来的百姓。
- “汉衣冠”:汉朝的服饰礼仪,这里指汉族人。
- 殊邻谍报终难测,累岁要盟恐易寒。(第三联)
- “殊邻”:指吐蕃或其他少数民族。
- “谍报”:间谍报告。
- “终难测”:始终难以预料。
- “累岁要盟”:多年签订的和平协议。
- “恐易寒”:恐怕会很快失去温暖。
- 驰至金城上方略,始知颇牧在金銮。(第四联)
- “驰”:迅速。
- “金城”:古地名,这里指长安。
- “上方略”:高超的策略。
- “颇牧”:张说的朋友张九龄的字。
- “金銮”:皇宫,这里指唐朝宫廷。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感慨和不舍。首联描绘了皇帝亲临战场,面对敌军毫不畏惧的情景。颔联则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以及怀念汉人礼仪的感慨。颈联则揭示了边关战事的艰难和外交关系的复杂性。尾联则展现了友人到达长安后可能面临的政治环境的变化。全诗通过对战争、政治和外交的不同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现实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