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年六十蚤休官,海角投闲尽自安。
一纪时容奉香火,七旬遂许挂衣冠。
重来深愧妨贤路,此去终期保岁寒。
三上封章归未得,葛家诗卷却羞看。
诗词原文:
未年六十蚤休官,海角投闲尽自安。 一纪时容奉香火,七旬遂许挂衣冠。 重来深愧妨贤路,此去终期保岁寒。 三上封章归未得,葛家诗卷却羞看。 赏析:
- 诗句解析:
- 诗句“未年六十蚤休官,海角投闲尽自安”表达了诗人在未年六十岁时辞去官职,在遥远的地方寻求宁静的生活。
- “一纪时容奉香火,七旬遂许挂衣冠”描绘了诗人在晚年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尊敬和对文化的执着追求。
- “重来深愧妨贤路,此去终期保岁寒”反映了诗人对于再次涉足官场的深深歉意和对自己未来岁月中保持清廉、不染尘埃的决心。
- “三上封章归未得,葛家诗卷却羞看”表达了诗人多次上书但未能如愿,对于葛氏家族的诗卷感到羞愧和无奈。
- 诗意理解:
- 自我反思与超脱:诗人通过辞官退隐,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权力的淡薄,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种超脱不仅是对个人的解脱,也是对时代的抗议,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和人文关怀。
- 历史与文化的传承:通过提及葛氏家族的诗歌,诗人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个人与国家、历史之间的关系。
- 政治理想与实践:诗人的政治理念体现在其对官场的深刻反思和对权力的批判。他通过自身的经历,警示后人不应沉迷于权势之中,而应保持清高和正直。
- 艺术手法分析:
- 修辞与表达:诗人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一纪时容奉香火”,“七旬遂许挂衣冠”,这些生动的比喻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加深了读者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
- 情感与氛围:诗歌中的情感丰富而复杂,从自我解嘲到对历史的感慨,再到对未来的展望,情感层次分明,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 社会影响:
- 文化认同与传承: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文化传统的一种传递。它提醒人们,即使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也要坚守文化和道德的底线。
- 启发与反思:通过对官场的批评和个人经历的描述,诗人激发人们对自身行为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 文学价值与地位:
- 文学成就:作为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楼钥的诗词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词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文化修养,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政治氛围和文化特征。
- 历史意义:在宋代这样一个变革与转型的历史阶段,楼钥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风貌,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宋代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书葛氏诗卷》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和经历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入理解楼钥对个人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