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阳关古别离,萧疏柳质不胜悲。
行人顾叹离人泣,柳下渔翁总不知。
【题汪季路太傅所藏龙眠阳关图】画出阳关古别离,萧疏柳质不胜悲。
行人顾叹离人泣,柳下渔翁总不知。
注释:
- 画出阳关古别离:描绘了阳关作为古代离别之地的意象,暗示了离别的哀伤和无奈之情。
- 萧疏柳质不胜悲:形容柳树(柳质)的形态萧疏、凄凉,难以承受离别之悲。
- 行人顾叹离人泣:描述了行人们(行人)在看到这幅画后,纷纷发出感叹(顾叹),并为之流泪的情景。
- 柳下渔翁总不知:描绘了一位坐在柳树下打鱼的老翁(渔翁),他并不知道这幅画背后的故事,无法理解其中的悲伤情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阳关图》,表达了对离别场景的深刻感受。画面上,杨柳依依,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悲苦;而柳树下坐着的一位老渔翁,却对这样的场景毫不知情,这更加凸显了离别的无奈与辛酸,以及人们对这种情感的无奈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映衬,展现了离别的悲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的“柳”、“离人”、“渔翁”等关键词,也富有浓厚的诗意,让人感受到离别的哀愁。
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人对离别的普遍情感,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总会有离别的时刻,我们要学会面对和接受这些时刻带来的痛苦和无奈。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珍惜当下的生活,不要过于沉溺于离别的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