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处士赋疏影,未似希真好乐章。
岂是无情甘澹泊,受它风月几凄凉。

【注释】

西湖处士:指北宋隐逸诗人林逋。林逋,字君复,谥和靖先生,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工书善画,精于诗词。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进士及第,历任建昌军判官、两浙转运副使等职。因屡试不中,遂绝意功名,隐居西湖,以梅为妻,常植二百余株于孤山,世称“梅妻鹤子”。著有《省心录》、《林和靖诗集》等。

疏影:疏枝的树影;即疏影横斜之意。

好乐章:美好而快乐的乐曲;此处比喻梅花的清香。

澹泊:淡泊名利;恬淡寡欲。

凄凉:寂寞凄清;冷落。

译文:

林逋在西湖边种了二百多棵梅树,他笔下的梅花就像一幅画,让人看了如痴如醉。

林逋是位淡泊名利的隐者,他欣赏梅花的清香,却并不因此对名利看得很重。

虽然梅花能经受风吹雨打而不改变它的本性,但它仍然受到风雨的摧残,显得格外凄凉。

赏析:

林逋是宋代著名的隐逸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被后人誉为“林和靖”或“林学士”。这首诗是林逋对友人吕生的赠答之作,表达了他对吕生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和赞美之意。

全诗分为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前两句“西湖处士赋疏影,未似希真好乐章”,描绘了林逋在西湖边种满了梅树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后两句“岂是无情甘澹泊,受它风月几凄凉”,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林逋是一位淡泊名利的人,但他依然喜欢梅花的清淡之美,并为之感到惋惜。同时,他也感叹梅花在风雨之中仍能保持其本性,显得格外凄凉。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展现了林逋高洁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