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欤住前溪,夜深以琴鸣。
天高颢气肃,月斜映疏星。
橡林助萧瑟,泉声激琮琤。
弹者人定佳,能使东野听。
束带不立朝,遥夜甘空庭。
龙眠发妙思,神交穷杳冥。
不见弹琴人,画出琴外声。
郊寒凛如对,作诗太瘦生。
恨不从之游,抚卷空含情。
谁欤住前溪,夜深以琴鸣。
天高颢气肃,月斜映疏星。
橡林助萧瑟,泉声激琮琤。
弹者人定佳,能使东野听。
束带不立朝,遥夜甘空庭。
龙眠发妙思,神交穷杳冥。
不见弹琴人,画出琴外声。
郊寒凛如对,作诗太瘦生。
恨不从之游,抚卷空含情。
【注释】:
谁欤(yú)——疑问词,是谁?
住——栖息;居住。
前溪——指前溪水。
夜深——深夜。
以琴鸣——用琴声表达自己内心的哀怨。
颢(b6o)气——天空中清冷、明净的气候。颢字原意为天光明亮。
月斜——月亮偏斜在西面。
映疏星——月光照射着稀疏的星星。
橡(suǒ)林——橡树树林。
萧瑟(suō)——形容声音凄凉悲凉。此处应是形容环境寂静,没有其他声音干扰。
泉声——泉水的声音。
激琮琤(chōng)—清脆悦耳的声音。
弹者——弹奏的人。
人定佳——指在人们休息的时候演奏出好声音。
东野——即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号孟山人。
束带——古代士人系结腰带,表示正式或庄重的样子。这里指整理衣冠,准备入朝为官。
不立朝——不进入朝廷任职。
遥夜——漫长的夜晚。
甘空庭——情愿空荡荡地待在庭院中。
龙眠——指孟浩然,龙眠山是他的别称。
妙思——高明的思虑和构思。
杳冥(yǎomíng)——幽远渺茫的境界。
不见弹琴人——看不见弹琴的人。
画出琴外声——将琴声描绘成画中的景致,仿佛琴声能被画作所捕捉并呈现出来。
郊寒——郊外天气寒冷。
凛如对——像面对严寒一样冷酷无情。
作诗太瘦生——写诗过于纤细而显得苍白无力。
恨不从之游——非常希望能跟随他一起游玩。
抚卷——抚摸书卷。这里指阅读诗篇,沉浸在其中。
【赏析】:
《题孟东野听琴图因次其韵》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听琴图》为题,通过描述一幅画面,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的热爱以及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歌名作。
首句“谁欤住前溪”,以疑问的形式点明了诗人对这位住在前溪的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从而引出了下文的描写。
第二句“夜深以琴鸣”,描绘了夜晚时分,一位音乐家用琴声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场景。这里的琴声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表达。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音乐形式的赞赏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面的细节。“天高颢气肃”,“月斜映疏星”,通过对天空和月亮的描述,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而“橡林助萧瑟”则形象地描绘了橡树树林的背景,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最后两句“弹者人定佳,能使东野听”,则是对弹奏者的赞美之情的延伸。他们不仅技艺高超,更是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他人,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最后三句“束带不立朝,遥夜甘空庭。龙眠发妙思,神交穷杳冥。”则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慕名利,只愿过着闲适的生活。而当看到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时,他不禁感叹自己的渺小和不足。然而,他也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因此他决定追随那位弹奏者的脚步,去追寻那遥远的梦想。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思。它不仅是对音乐的赞美,更是对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的一种反思和启示。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