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马六十有四蹄,腾骧进止纷不齐。
权奇倜傥多不羁,亦有顾影成骄嘶。
或行或涉更相顾,交颈相靡若相语。
画出老杜沙苑行,将军弟子早有声。
中间名种鸡群鹤,无复瘦疮乌暮啄。
当时玉花可媒龙,后日去尽鸟呼风。
开元四十万匹马,俯仰兴亡空见画。
龙眠妙手欲希韩,莫遣铁面关西看。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洞(约842年-907年),他是晚唐诗坛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郑谷、罗隐并称为“大历诗派”。他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良马六十有四蹄: 描述一匹良马,拥有六十四个蹄子。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马匹数量之多的赞叹。
- 腾骧进止纷不齐: 马匹奔腾奔跑,动作各异,无法整齐划一。这句话描绘了马群奔跑时的自由和无序。
- 权奇倜傥多不羁: 这匹马性格奇特,不受约束。权奇表示独特,倜傥意味着洒脱不羁。
- 亦有顾影成骄嘶: 这匹马在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时,表现出骄傲和嘶鸣。这反映了马的自尊心和自我欣赏。
- 或行或涉更相顾: 有时它独自行走,有时涉水而过,但总是相互观望。这句话描绘了马群之间的互动和关注。
- 交颈相靡若相语: 当它们交颈相触时,就像在交谈一样。这描绘了马之间的和谐与亲密。
- 画出老杜沙苑行: 这些马被描绘得像杜甫在沙苑(可能是关中的一个地名)行走时的样子。这里的沙苑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特定地点,而杜甫在这里可能有过某种经历。
- 将军弟子早有声: 这匹马在将军门下已经闻名。将军可能在古代指一位有权有势的人,而弟子则是他的追随者。
- 中间名种鸡群鹤: 在马群中,有如鸡群和鹤那样的名种。这里可能是指那些特别优秀的马,它们在马群中脱颖而出。
- 无复瘦疮乌暮啄: 这些马没有瘦弱的病马,它们在黄昏时分仍然活跃。这里强调了马的健康和活力。
- 当时玉花可媒龙: 在当时,这些马可以作为媒人,帮助牵线搭桥。这里的玉花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物品,而媒人则是用来传达信息的使者。
- 后日去尽鸟呼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媒人会逐渐消失,如同鸟儿在天空中呼唤风一样。这里的比喻意味着事物的消逝和变迁。
- 开元四十万匹马: 在唐代开元年间,有四十万匹战马。这里可能是指唐朝初期的强大军力。
- 俯仰兴亡空见画: 这些战马只能看到历史的兴衰,而无法参与其中。这里的俯仰兴亡可能是指历史的变化和国家的兴衰。
- 龙眠妙手欲希韩: 李洞曾自称其书法如龙眠般精妙,希望能超越韩愈。这里的龙眠可能是指李洞的书法风格,而希韩则是指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 莫遣铁面关西看: 我不希望别人看到我的画作,以免他们用严厉的面孔来看待它。这里的铁面可能是指严厉的面孔,而关西则是指李洞所在的地区。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李洞眼中的马群之美以及它们的社会价值。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