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侍公饮千钟,不愿舞女纷歌僮。
插架三万牙签重,此身愿为书蠹虫。
不然相陪夕阳舂,与公凭栏送冥鸿。

【注释】资政:宋代官名,相当于宰相。千钟:一斗为升,一升有两斤四两,千钟是一千斗的酒,即一万斤酒。插架:指书架上的书很多。

【赏析】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和加强统治,在首都东京开封府设立了“三司”,由他手下的高级官吏担任正副长官,分别掌管财政、司法和军政。其中财政司主管钱谷赋税,司法司主管刑狱案件,军政司主管地方军事,称为“三司使”。

宋太宗时,三司使赵普因事受牵连被免职,朝廷命他的儿子赵匡义接任三司使。赵匡义对父亲的遭遇很感不平,于是把家中藏书搬到京城,在开封府内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书楼,并亲自题写了楼名“资政堂”。

诗中说:“不愿侍公饮千钟,不愿舞女纷歌僮。”意思是不愿意侍候你喝上千钟美酒,也不愿意听那歌舞伎们唱起淫靡的歌曲。这两句写诗人对权势者的反感,表现了他洁身自好、不慕富贵的品质。

第三句“插架三万牙签重”,是说书楼里摆满了各种书籍。“插架”就是放书架的意思,“牙签”是书签,用以标明每本书的位置,以便查找。“重”是多的意思。这句诗说明赵匡义建这座书楼的目的,是为了收藏大量的书籍,充实自己的学问。

最后一句“此身愿为书蠹虫”,意思是我甘愿做一只蛀书的虫,以供读书之用。“蠹虫”是指蛀木的小虫,这里比喻自己愿意为书而献身,这是赵匡义对书籍的一片深情。

这首诗是一首题壁诗。它表达了诗人热爱书籍、珍视文化知识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学士清贫自守、不求闻达、甘于寂寞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平实朴素,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恬淡,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