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扣门,尺书在手。不是长须馈鲤,乃知中夜忘牛。
拽杷牵犁,能耕百亩。披毛戴角,方得五春。是何西山之饿夫,辄挽桃林之处士。
拽转鼻孔,不解一鸣。剖破藩篱,已行十里。莫走沩山旧话,重修雪窦新图。
解若庖丁,恐遭游刃。邬如谢大,且自暖心。见角便知,必有伶俐衲子。
幪头径取,更烦明正官司。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述一个农夫的形象,讽刺了那些只会空谈而不肯实干的虚伪之人。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西山仅老失牛求一言于邑宰数语代书
- 西山仅老:指诗人自己。他年事已高,却依然不辞辛劳地为乡里解决牛丢失的问题。
- 失牛求一言于邑宰:指他在请求县令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谦卑态度。
- 数语代书:指他以书信代替直接与县令对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一介扣门,尺书在手。不是长须馈鲤,乃知中夜忘牛
- 一介扣门:指诗人亲自上门请求帮助。
- 尺书在手:指诗人携带着一封书信,准备向县令说明情况。
- 长须馈鲤:比喻那些只会说漂亮话而不办实事的人。
- 中夜忘牛:指诗人为了解决牛丢失的问题,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拽杷牵犁,能耕百亩。披毛戴角,方得五春
- 拽杷牵犁:指诗人亲自带领农民耕种土地。
- 能耕百亩:指他的劳动能力强,能够带领大家耕种出大面积的土地。
- 披毛戴角:形容他像动物一样勤劳勇敢。
- 方得五春:指只有在辛勤劳作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丰收的喜悦。
是何西山之饿夫,辄挽桃林之处士。
- 是何西山之饿夫:指那些只会抱怨而不愿付出实际行动的人。
- 辄挽桃林之处士:指那些被诗人感动而愿意伸出援手的人。
拽转鼻孔,不解一鸣。剖破藩篱,已行十里。莫走沩山旧话,重修雪窦新图。
- 拽转鼻孔:形容他们没有实际行动,只是抱怨。
- 不解一鸣:指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 剖破藩篱:指他们敢于突破自己的局限,追求新的事物。
- 已行十里:指他们已经走了很远的路,开始尝试新的领域。
- 莫走沩山旧话,重修雪窦新图:指他们不要总是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上,而是要勇于创新,探索新的道路。
解若庖丁,恐遭游刃。邬如谢大,且自暖心。见角便知,必有伶俐衲子。
- 解若庖丁:指那些技艺高超的人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问题。
- 恐遭游刃:指他们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
- 邬如谢大:指那些谦虚低调的人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
- 见角便知,必有伶俐衲子:指通过观察细节就能发现问题的人。
幪头径取,更烦明正官司:指那些善于伪装的人可能会趁机行事,因此需要警惕。
这首寓言诗通过对农夫的描写和对虚伪行为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正直品质的追求。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警惕那些善于伪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