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手段决裂,剥地破■地折。
说道不立文字,未免横说竖说。
草庵文字太多,只为老婆心切。
若不作恁么看,将谓多口饶舌。

【注释】

惠峰:指惠洪。惠洪号紫贤,又号紫阳居士。北宋时人,为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临济宗黄龙派传人,与黄龙派祖师黄龙慧南同为江西德兴人。曾隐居于庐山东林寺,著有《紫阳杂说》。类海:即《紫阳杂说》。

不立文字:是佛家“三论”(中道、般若波罗蜜多、因缘)中的“不立一法”的略称。意谓不立任何概念、命题或言说作为判断事物和说明道理的根据。

横说竖说:随意发表言论。

草庵:指草屋,也比喻简陋的居住环境。

老婆心切:指妻子的心。

恁么:这样。看:见解。

【赏析】

本诗为宋僧惠洪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四句,以问答形式表现了他对佛教“不立文字”说的质疑。首二句问:“古德手段决裂,剥地破■地折”,是说古代的和尚们用棒打人,将人打得头破血流,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呀!接着,他反问道:“说道不立文字,未免横说竖说。”意思是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在胡说八道吗?末二句说:“草庵文字太多,只为老婆心切。”意思是说,我之所以写这么多的东西,只是因为我的妻子(即老婆)太爱我了。

这首诗是作者对“不立文字”说的质疑。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指出:古代和尚们用棒打人,这是非常残忍的事情,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应该的。因为这样做会伤害被击者的身体。但是,如果真能做到“不立文字”,那么人们就不需要言语来传达意思了。所以,作者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合理的。

这首诗虽然很短,但是它却表达了作者对“不立文字”说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通过对古代和尚们使用棒打人的行为的质疑,作者揭示了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妻子(即老婆)的深厚感情。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表达。

这首小诗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它既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思考和领悟,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