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麻得雨更青葱,芍药留春结晚红。
怪得鸟声如许好,此身还在乱山中。
注释:桑田和麻田在雨后显得更茂盛,芍药留下春天的余香结满晚霞红。
怪得鸟儿的叫声如此动听,我依然还生活在乱石山中。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看到大自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而自己身处乱世之中,仍心系国家,思念家乡,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
桑麻得雨更青葱,芍药留春结晚红。
怪得鸟声如许好,此身还在乱山中。
注释:桑田和麻田在雨后显得更茂盛,芍药留下春天的余香结满晚霞红。
怪得鸟儿的叫声如此动听,我依然还生活在乱石山中。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看到大自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而自己身处乱世之中,仍心系国家,思念家乡,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
风色似传花信到,夕阳微放柳梢晴。 此句出自宋代诗人欧阳鈇的古诗《句》。全诗如下: 风色似传花信到,夕阳微放柳梢晴。 注释: - 风色:指风的颜色。 - 似传(zhuàn):好像。 - 花信:花开时传递的信息,比喻消息、讯息。 - 夕阳:傍晚时分的太阳。 - 微放:轻轻展开,形容夕阳渐渐升高。 - 柳梢:柳树的枝条尖端。 - 晴:晴朗,天气好。 赏析:
【注释】 其十五:指《爱山如爱酒》的“其十四”。 爱山如爱酒:比喻对山水的喜爱,如同喜爱美酒一般。 畏暑如畏虎:比喻害怕酷热,如同害怕老虎。 缺月四更吐:指月亮缺了四更天的时候才出来。 【赏析】 这首小诗是作者晚年隐居于南岳衡山时的即兴之作。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他热爱山水、厌恶污浊官场的思想感情。 首句“爱山如爱酒”,用夸张手法来说明自己对山之爱好。山,对于诗人来说,不但是自然美景
注释与赏析: 1. 更阑待月华,风露寒欲僵。 - 更阑:指夜深时分,通常用来描述深夜或夜晚。阑,通“阑珊”,表示时间接近结束。 - 月华:月光,此处泛指明亮的月光。 - 风露寒欲僵:形容夜晚的寒气逼人,让人感觉身体僵硬、难以忍受。 2. 译文:在深夜里等待皎洁的月亮,寒风吹来让人感到寒冷。 3.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中等待月亮的情景
诗句解析: 1. 青山如故情非故, 2. 芳草唤愁诗遣愁。 注释与赏析: - 青山如故情非故:这里的“青山”象征着一种恒久不变的情感或景象,它仿佛是老朋友一般,无论何时见到,都能感受到那份熟悉和亲切。然而,当这种情感或景象再次出现时,却似乎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这种反差使得“情非故”成为必然。这里的“故”可以理解为过去、曾经,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 -
扰扰征人相顾语, 萧萧落木不胜秋。 注释: 扰扰:纷乱、不安的样子。 征人:远行的士兵或使者。 相顾:相互看着对方。 语:说话。 萧萧:风声凄厉而寒冷。 落木:落叶,秋天树木凋零的样子。 不胜:无法承受,无法支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首句“扰扰征人相顾语”描写了士兵们在秋风中相互凝望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的情绪。次句“萧萧落木不胜秋”
其译文: 心无杂念,自然清凉。 注释: 1. 句中“暑”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后面的名词“心”,表示“清凉”的意思。 2. “心清”是说内心没有杂念、烦恼,只有一片清明。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澄明的人生态度。在繁忙和纷扰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是非常难得的。诗人通过“心清时自暑”这一形象的表达,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清凉,提醒我们要珍惜这种心境,不被外界所干扰
释义:千里归来,人事全非;十年来,我仍侥幸存留于世。 注释:“千里”句:指从战乱中归来时,周围的景象和人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十年”句:诗人在长安已生活了十年,但依然幸运地生存下来。 赏析:此诗是诗人久客异乡、归心似箭的写照。首句写自己归来后看到的一切与以前截然不同,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深切同情。第二句表现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爱之情。第三句则表明诗人仍然珍惜着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诗句:故人惊会面,新恨说从头。 译文: 故友突然相逢,心中充满惊喜;而新添的愁绪却如旧恨般难以释怀。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一幅故人重逢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感慨。首句“故人惊会面”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在意外重逢中的喜悦与惊讶。接下来的“新恨说从头”,则揭示了重逢后的新烦恼和新困扰随之而来,使得原本美好的相聚变成了一种压力。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重逢的喜悦
【注释】 离:离别。遽:突然。话旧:指叙说过去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别离相思的诗。首句点题,次句写别后思君之切,结句以问句作结,情深意长。诗中多用虚字,如“何许”、“复何”,使诗句更加空灵蕴藉,余味无穷。 “语离遽何许”,意思是说:你突然地离去了,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一句中的“语”指语言,“遽”是忽然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情人突然离去的惊讶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心情。 “话旧复何时”
【注释】金马:指汉武帝时,用金铸成的马。玉堂:古代帝王的内廷,此处泛指朝廷。冰瓯、雪碗:形容文辞清丽,如同冰雪一般洁白。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梦中回到金马玉堂,看见文采飞扬,犹如冰雪一般的诗句。诗人以梦境为背景,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全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内容,最后结合诗歌的写作手法分析。本题中,第一句“恋树残红湿不飞”,意思是依恋着树上尚未凋落的红花,它沾满了枝头,却不肯飘落下来;第二句“杨花雪落木生衣”,意思是说杨花像雪花一样纷落在树枝上
【注释】: ①禾山:指禾山寺。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西泠桥畔,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建,故又名白公山。②秋兴:即秋日登临赋诗。③“夜起”二句:意谓作者在深夜里因感慨万千,无法成眠,因而起身徘徊,留连于这禾山寺中。④“诗成”二句:指作者因感怀而作《夔子歌》,人则立于仲宣(王粲)楼上吟咏。⑤络纬:蟋蟀的别名,相传《诗经》中有“七月鸣鞘,八月断续”,此处用以形容夏夜蟋蟀声。⑥芭蕉:芭蕉树叶大而薄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生计嗟乌有,谁人问子虚。 - “生计”:日常生活的依靠或谋生的方式。 - “乌有”: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无物,引申为虚无、空无。 - “谁人问子虚”:询问是谁在谈论“子虚乌有”的事情,即虚无缥缈之事。 - 译文:面对生计的困境,感叹一切皆为虚无,无人理会这虚无缥缈之事。 2. 西风五更雨,南雁数行书。 - “西风五更雨”:形容天气变化,可能是指秋风和细雨。 -
注释:我怜惜那斜枝上的红杏花,看到斜阳中送走乱鸦。又是一年春天到来,天意要让我留下目光看莺歌花舞。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红杏亚枝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红杏在斜枝上盛开,显得格外美丽。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作者却看到了乌鸦在乱飞,这使作者感到惋惜和不安。“又”字表示时间的流逝,意味着春天的来临和离去都是如此短暂。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春天的感慨。他认为春天虽然短暂
【注释】 篷窗:船篷上的窗户。篷,指船篷。 卧听:躺下来倾听。疏疏雨:细细的雨声。 却:表转折,反而、却没想到的意思。 夜半:半夜时分。 芭蕉:一种植物。叶子宽大,呈长条形,夏季开绿色小花。 烟浪蔽天:烟雾和波浪把天空遮盖住。烟,雾霭;浪,波涛。 倚盖:凭靠着屋脊。 白鸥:白色的鸥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将诗人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物之中。
注释: 和伍武仲——这是一首诗歌的标题,伍武仲是作者的朋友。 未知一岁于此水——我不知在这条河流里生活了一年,多少次看到水中的影子,感到惭愧,因为我是一只栖栖鸟。 几回照影惭栖栖——多少次看到水中的影子,我感到惭愧,因为我是一只栖栖鸟。 失身竟堕管城计——我失去了自由,竟然落入了管城的陷阱。 错路不为田舍儿——我在错误的路上行走,却不想成为农夫的孩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