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新诗摘锦囊,笔驱秀丽汝川傍。
气横阿剑疑干斗,韵逸丰钟必待霜。
遒劲狂挥毛颖疾,淋漓醉扫麝煤香。
珠玑喜就鲛人乞,收拾端期百斛量。

【注】:

  • 朝宗: 唐代诗人,本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
  • 锻炼新诗: 磨炼诗歌,使诗作更加精炼。
  • 锦囊: 装诗稿的锦制小包或书囊。
  • 笔驱秀丽: 用笔驱遣文采,使诗文秀丽。
  • 阿剑: 指宝剑。干斗: 指能挥干戈,形容英勇。
  • 气贯: 气势贯通,豪迈。
  • 逸韵: 超逸脱俗的韵味。
  • 遒劲: 雄健有力。
  • 狂挥: 猛烈挥动。
  • 毛颖: 古代著名毛笔,此处比喻笔力强劲。
  • 淋漓: 淋漓尽致地,尽情地。
  • 麝煤香: 麝香燃烧时的香味。
  • 珠玑: 珍珠美玉。
  • 鲛人: 传说中住在海里的龙。
  • 端期: 期望。
    【译文】:
    锤炼新诗就像摘取锦绣,用笔驱遣文章使汝川旁的秀丽。
    豪气横溢如宝剑干斗,韵味超然如丰钟等待霜降。
    雄健有力如毛颖般挥舞,尽情挥洒如醉扫了香气。
    珍珠美玉喜向鲛人乞求,精心收拾以期百斛量。
    【赏析】:
    本首《酬李朝宗见赠五章因成二首》是一首赠答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李朝宗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与自豪。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
    首联“锻炼新诗摘锦囊,笔驱秀丽汝川旁。”描绘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严谨态度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练和提炼,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佳作。同时,他也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主体性,认为诗人应该用自己的笔触去驱散文采,让作品焕发出勃勃生机。
    颔联“气横阿剑疑干斗,韵逸丰钟必待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豪放风格和超逸韵味。他认为自己的诗词如同勇士一般,充满了勇气和力量;而他的诗词韵味则如同秋天的丰钟,等待时机来敲响。这里的“气横”和“韵逸”分别描述了诗人的气势和韵味,而“阿剑”和“丰钟”则是对两种不同的武器形象的比喻,既突出了诗人的勇猛果敢,又体现了他的文辞华美。
    颈联“遒劲狂挥毛颖疾,淋漓醉扫麝煤香。”则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和淋漓尽致的风格。他用“毛颖”比喻笔力强劲,用“麝煤香”形容文字的魅力,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挥洒自如、畅快淋漓的画面。这里的“酣畅淋漓”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珠玑喜就鲛人乞,收拾端期百斛量。”则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尊重和追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认为,文学艺术如同珍贵的珍珠玉石,值得人们去珍视和追求。而他自己则像一位精于挑选珍宝的老渔夫一样,用心去筛选、去雕琢,希望最终能够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这里的“百斛量”则象征着诗人对文学作品价值的极高评价,也反映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深敬畏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