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楼夜午转西风,眉际新愁刬地浓。
怪得当时潘与宋,凄凉尤怯此时逢。
【注释】
秋愁:秋天的忧愁。层楼:高楼。西风:秋风。刬地(chǎn dì)浓:更浓、更重。潘岳,字安仁,晋朝人,以才子著称,有“文若春华”之誉;宋玉,战国时辞赋家,善为哀艳之词。二人皆因才高而屡遭厄运。凄凉尤怯:特别怕这凄凉的环境。
【赏析】
这首七律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写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来抒发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之情。
首句“层楼夜午转西风”,点明题意,起句突兀有力,把读者带入诗中那个悲凉萧瑟的秋天的傍晚。“眉际新愁”,是作者的眼前所见,也是他心中所感,“新愁”,说明这种愁绪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排遣得掉的,而是像一层浓雾一样笼罩着他的心空。次句“怪得当时潘与宋”,诗人把笔锋一转,由眼前的“新愁”联想到过去的美好时光。“潘与宋”,指潘岳和宋玉。这两个人都曾得到过皇帝的赏识,但都因为才华出众而屡遭不幸。这里诗人借古人酒杯浇胸中块垒,暗含自己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凄凉尤怯此时逢”,最后两句,诗人把目光从潘岳、宋玉身上收回到现实,面对现实的凄凉,更加增添了他的惆怅和伤感。此联既承上启下又呼应题目,是全篇的关键所在。
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以潘岳、宋玉自比,慨叹自己生逢乱世,怀才不遇,感叹人生无常。
前两句描写了诗人的眼前之景:在秋天的傍晚时分,楼外吹来的西风带着凄冷,使诗人眉间的愁绪似乎更浓了,这是诗人的眼前所见。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想象之景:他想起当年两位才士也曾得到过皇帝的赏识,但都因为才华出众而屡遭不幸。现在他正面临着这样的现实,不禁感到更加凄凉和害怕。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