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袂龙钟破雨归,玉人惊笑若耶溪。
恨无款段驰春径,故故遗鞭盼阿儿。
注释:
襟袂龙钟破雨归,玉人惊笑若耶溪。
恨无款段驰春径,故故遗鞭盼阿儿。
朝宗雨中醉归为娼女窃笑戏作两绝因继其韵
朝宗:指诗人自己。
襟袂(jīn mèi):衣服的袖子。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迟缓的样子。
玉人:美女。若耶:地名,在浙江绍兴市。
款段:马笼头。
驰春径:骑马奔驰于春天的小路上。
阿儿:小名或昵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与娼女的交往以及他对这种关系的复杂情感。
首句“襟袂龙钟破雨归”,描绘了诗人风雨中的归来景象,形象地表现了他年迈体衰、步履蹒跚的状态。颔联“玉人惊笑若耶溪”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一位美女相遇的情景,这位美女可能正是娼女。这里的“玉人”和“惊笑”都暗示了双方之间可能存在的一种特殊关系,即诗人可能对这位美女产生了感情。颈联“恨无款段驰春径,故故遗鞭盼阿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关系的无奈和遗憾。他既希望能够像骏马一样奔驰于春天的小路上,又希望能够通过遗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最终却只能遗憾地盼望那位名叫阿儿的美女。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意象组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和纠结的人物形象。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如“龙钟”、“玉人”、“若耶溪”、“款段”、“驰春径”、“遗鞭”、“阿儿”等也都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美感,更在内容上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