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千尺凌云表,铁甲苍髯材独妙。
班斤郢斫犹未逢,雾惨烟凄人不要。
我来感激对残霞,独倚虬枝发长啸。
试凭匠石亲品题,栋梁合自登廊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亭亭千尺凌云表” - 这一句描述了树木的高度和雄伟,仿佛它直冲云霄,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铁甲苍髯材独妙” - 这一句赞美了树木的坚韧和独特之美,仿佛它是坚硬如铁的盔甲,又长满了苍劲的胡须,与众不同。
  3. “班斤郢斫犹未逢”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赏识这种树木的人的渴望,仿佛他们还没有遇到能够理解并赏识它的人。
  4. “雾惨烟凄人不要” - 这一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阴郁和凄凉,使得诗人感到心情沉重,不愿意面对这样的场景。
  5. “我来感激对残霞”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仿佛他感谢残阳给大地带来的美丽。
  6. “独倚虬枝发长啸” -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倚靠在弯曲的树枝上,放声长啸的场景。
  7. “试凭匠石亲品题”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亲自来评判他的才华,就像是工匠们评价木材一样。
  8. “栋梁合自登廊庙”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重用,就像栋梁支撑着殿堂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树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如“凌云表”、“苍髯”、“铁甲”、“虬枝”,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独特之美。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将自然景物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内涵,使得诗歌既有美感又有深度。此外,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霜雪”、“风雨”等,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起伏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